通常小儿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被污染物品传播、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等途径而得。
1. 密切接触传播:这是手足口病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儿童在日常玩耍、学习、生活中,与患病者有近距离的身体接触,比如拥抱、亲吻、共用玩具、餐具等,都容易导致病毒从患病者传播到健康儿童身上。特别是在幼儿园、托儿所等儿童聚集的场所,孩子们之间密切接触频繁,一旦有一个孩子患病,就很容易传染给其他孩子。
2. 呼吸道飞沫传播:患者在咳嗽、打喷嚏、说话时,会产生带有病毒的飞沫,这些飞沫在空气中传播,周围的儿童吸入后就可能被感染。例如在教室、活动室等相对封闭且人员密集的环境中,病毒更容易通过飞沫传播。
3. 接触被污染物品传播:病毒可以在物体表面存活一段时间。如果儿童接触了被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如毛巾、衣物、桌椅、门把手等,然后再触摸自己的口鼻,就可能引发感染。
4. 母婴传播:这种传播途径相对较少见。如果孕妇在孕期感染了手足口病病毒,病毒有可能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或者在分娩过程中,新生儿通过接触母亲的产道分泌物而被感染。
5. 医源性传播:这是较为罕见的传播方式。主要是在医疗过程中,由于医疗器械、设备等被病毒污染,在对患儿进行治疗、检查等操作时,导致病毒传播给其他患者。
手足口病对儿童健康有一定影响,患病后要及时隔离治疗,日常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以减少感染风险。
小儿手足口病!已治疗4天。体温已正常3天。就是手足上疱疹没有...
小儿手足口病体温多少正常,日常生活该如何预防?...
小儿手足口病不发烧在吃抗病毒的药还要不要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