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AHA心力衰竭分级是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制定的一种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分级方法,具体如下:
1. A期:心力衰竭高危期,患者存在发生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但尚无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也无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例如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或有心肌病家族史等。
2. B期:心力衰竭前期,患者有心脏结构异常,但尚未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如左心室肥厚、无症状性心脏瓣膜病、既往有心肌梗死史等。
3. C期:心力衰竭期,患者有心脏结构异常,且目前或既往有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这一阶段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典型心力衰竭表现。
4. D期:难治性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虽经积极的内科治疗,休息时仍有明显的心力衰竭症状,常需特殊干预,如心脏移植、长期机械循环支持等。
这种分级方法有助于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对于A期患者,重点在于控制危险因素,预防心脏结构和功能损害;B期患者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延缓病情进展;C期患者需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D期患者则需考虑更积极的特殊治疗手段。
不同分级阶段的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生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和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利于病情的控制和康复。
输液过多,心力衰竭,导致输的水吸收不了,也排不出来,肚子,腿...
心脏辨膜病心力衰竭,喝了有用吗?吃了想吐,吐不出来,气闷难生...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房纤颤脂质代谢乱肝功能异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