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常见的大便检查包括粪便常规检查、粪便细菌培养、粪便免疫检测、粪便核酸检测、粪便毒素检测等。
1. 粪便常规检查:
外观多为黏液脓血便,无粪质。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红细胞,并有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具有诊断意义,它是由单核细胞吞噬了细菌、红细胞等形成的,在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的粪便中较为常见。
2. 粪便细菌培养:
是确诊细菌性痢疾的重要依据。选取新鲜、脓血黏液部分的粪便进行培养,可提高阳性率。常用的培养基有SS琼脂平板等。培养出痢疾杆菌后,还需进行生化反应和血清学鉴定,以确定菌群和菌型。
3. 粪便免疫检测:
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粪便中的痢疾杆菌抗原。常用的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的特点,可在数小时内得出结果,对于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
4. 粪便核酸检测:
通过检测痢疾杆菌的核酸来诊断。常用的技术有聚合酶链反应等,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检测出极少量的病原体核酸,有助于快速诊断和鉴别诊断。
5. 粪便毒素检测:
部分痢疾杆菌可产生毒素,检测粪便中的毒素有助于了解病情和判断预后。例如检测志贺毒素等。
在进行大便检查时,应留取新鲜的粪便标本,避免混入尿液等其他物质,及时送检。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等综合判断,以便准确诊断和治疗。
来月经能不能进行肾常规检查,因为听说是要验尿,所以想询问一下...
发病两天,开始只是普通排便,腹痛第八次开始大便中有粉红色粘液...
宝宝拉水便发绿,大便常规检查正常,成喷射状。体温在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