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心脏杂音、皮肤黏膜损害、栓塞症状、脾大等。
1. 发热: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发热,热型不规则,可表现为持续发热或间歇性发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部分患儿还可能伴有寒战。发热是由于细菌等病原体在体内繁殖,释放毒素,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紊乱所致。
2. 心脏杂音:
多数患儿可出现心脏杂音,原有心脏杂音可因感染而发生改变,如杂音性质变得粗糙、响亮,或出现新的杂音。因为感染导致心内膜受损,形成赘生物,影响了心脏正常的血流动力学,从而使心脏杂音发生变化。
3. 皮肤黏膜损害:
皮肤黏膜损害较为常见,可表现为瘀点、瘀斑、指趾甲下线状出血等。瘀点多见于眼睑结合膜、口腔黏膜、胸前和四肢皮肤,是由于细菌毒素或免疫复合物损伤小血管所致。
4. 栓塞症状:
栓塞症状相对少见,赘生物脱落可形成栓子,随血流流向全身各处的血管,导致相应部位的栓塞。如肺栓塞可出现胸痛、咯血等症状;脑栓塞可引起偏瘫、失语、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
5. 脾大:
脾大在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中较少见,主要是由于感染导致脾脏充血、网状内皮细胞增生所致。一般在病程较长的患儿中较为明显,可在体检时触及肿大的脾脏。
小儿若出现上述相关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病情延误导致严重并发症。
病情描述: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前段时间,听说隔壁的宝宝...
病情描述:孩子晚上腿上出现了红点,按压不褪色,伴随着腹痛,关...
确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做了二尖瓣置换手术术后打万古霉素和莫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