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常见的处理方式有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胸部影像学检查、痰涂片及培养检查、预防性服药、医学观察等。
1. 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通过在皮内注射结核菌素,观察注射部位的皮肤反应来判断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一般在注射后48 - 72小时观察结果,若硬结直径大于等于5毫米为阳性,提示可能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等。
2. 胸部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胸部X线和胸部CT检查。胸部X线可初步观察肺部有无病变,如是否存在渗出、结节、空洞等典型肺结核表现。胸部CT检查则能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细微病变,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结核。
3. 痰涂片及培养检查:留取痰液进行涂片,查找抗酸杆菌,若涂片阳性则高度提示肺结核。痰培养可以明确是否有结核分枝杆菌生长,并能进行药敏试验,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4. 预防性服药:对于一些高危的密切接触者,如儿童、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等,在评估风险后,可能需要进行预防性抗结核治疗。常用药物有异烟肼等,服药期间需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5. 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需进行一定时间的医学观察,观察期间注意自身症状,如是否出现咳嗽、咳痰、低热、盗汗、乏力等肺结核可疑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当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若检查结果异常或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配合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小孩5岁与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接触时间较长!病人吃药3个月!是今...
宝宝2岁3个月,有过与肺结核患者接触史,打过卡介疫苗,PPD...
我跟肺结核病人接触了后没有多久就感觉右肺发热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