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活动期的表现

更新时间:2025-03-24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活动期表现主要有神经精神症状、骨骼改变、肌肉松弛等。以下是详细内容:

1. 神经精神症状:多汗、夜惊、易激惹等。多汗尤其头部多汗,刺激头皮,常摇头擦枕,出现枕秃。夜惊表现为夜间突然惊醒,哭闹不安,可伴有惊恐表情。易激惹则指小儿容易烦躁、哭闹,对周围环境刺激敏感。

2. 骨骼改变:

头部:颅骨软化,多见于3- 6个月婴儿,用手指轻压枕骨或顶骨后部,可有乒乓球样感觉。方颅,8-9个月以上的婴儿,由于骨样组织增生,额骨和顶骨双侧骨样组织增生呈对称性隆起,形成方颅。前囟增大及闭合延迟,重者可延迟至2-3岁才闭合。出牙延迟,可迟至1岁出牙,或 3 岁才出齐。

胸廓:胸廓畸形多发生于1岁左右小儿。肋骨串珠,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因骨样组织堆积而膨大呈钝圆形隆起,以第7-10肋最明显。肋膈沟,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膈肌牵拉而内陷,形成一道横沟,称肋膈沟。鸡胸或漏斗胸,胸骨前突形似鸡胸,或下陷成漏斗胸。

四肢:腕踝畸形,多见于6个月以上小儿,腕和踝部骨骺处膨大,状似手镯或脚镯。下肢畸形,1 岁左右站立行走后,可出现O形腿或X形腿。O形腿指双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足内踝相碰,而两膝不能靠拢;X形腿则是两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膝相碰,而两足内踝不能靠拢。

3. 肌肉松弛:全身肌肉松弛,肌张力降低,腹部膨隆如蛙腹,患儿可因腹部肌肉无力而使腹部膨隆更明显。关节松弛,可出现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影响小儿的运动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观察小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关检查,如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等,以明确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同时,家长应遵医嘱给小儿补充维生素 D 和钙剂,定期复查,以促进小儿的康复。还应保证小儿充足的阳光照射,促进维生素 D 的合成,但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过度,以免引起皮肤损伤。

相关问答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长期不晒太阳两个月服用十只胆维丁乳每天一...

这种情况下,那你就需要用上维生素D,然后再加上钙,尽量多晒晒太阳,然后就多吃点含d含钙高的食物,也就是多吃点有营养的食物,每天喝上牛奶,从各方面共同的来补钙。
更多回答>>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活动期有哪些表现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活动期有哪些表现...

佝偻病一般多发于两岁以内的儿童,患儿可能会表现为多汗烦躁,夜间睡眠不安稳容易醒哭闹不止等症状,严重的患儿还会出现颅骨软化,鸡胸,腿部畸形等症状,临床症状取决于病情的轻重和
更多回答>>
怎样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怎样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您好!根据本次您的咨询,一般情况下宝宝出现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问题,平时注意多晒晒太阳,饮食搭配合理肉蛋奶均衡,按时添加辅食,避免挑
更多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