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可通过多种机制引起高血压,常见的原因包括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肾内降压物质分泌减少等。以下是具体情况:
1. 水钠潴留: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导致水钠排泄减少,血容量增加,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早期,由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钠潴留,可出现高血压。
2.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肾小球疾病可使肾素分泌增加,肾素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Ⅰ,后者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下生成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具有很强的收缩血管作用,可导致血压升高。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常伴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
3. 肾内降压物质分泌减少:正常情况下,肾脏可分泌前列腺素、激肽等降压物质,这些物质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时,肾内降压物质的分泌减少,也会导致血压升高。如糖尿病肾病患者,由于肾小球病变导致肾内前列腺素合成减少,易出现高血压。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引起的高血压需要积极治疗,以控制血压,延缓疾病进展。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应注意饮食控制,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的摄入,有助于控制血压。如果血压控制不佳,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35岁原发性三级高血压120-180,身体各项检查正常!吃拜...
原发性三级高血压120-180鼻出血三次住院一个月!出院一个...
男35岁原发性三级高血压120-180,身体各项检查正常!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