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灌肠需注意操作规范、体位选择、药液温度、药物浓度、灌肠时间、过敏反应、心理护理等。这些事项涉及操作流程、患者状态及药物特性,需综合评估个体差异,以保障治疗效果并降低并发症风险。
1. 操作规范:保留灌肠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插管前充分润滑导管前端,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肠黏膜,插入深度约15-20厘米,灌入速度控制在每分钟5-10毫升,结束后协助患者保持体位15-30分钟。
2. 体位选择:常规采用左侧卧位并抬高臀部10-15厘米,利于药液流入结肠,对老年或心功能不全者可调整为头低足高仰卧位,但需密切观察患者耐受情况。
3. 药液温度:灌肠液应维持在38-40℃之间,温度过低易引发肠痉挛,过高可能造成黏膜烫伤,冬季可使用恒温加热垫辅助保温。
4. 药物浓度:高渗性药液需按医嘱稀释至合适浓度,避免刺激肠壁引发排便反射,含刺激性成分的药物需控制单次用量不超过200毫升。
5. 灌肠时间:保留时间建议30分钟以上以达到治疗效果,但需根据患者耐受度调整,出现剧烈腹痛或强烈便意时应提前终止操作。
6. 过敏反应:对中药制剂或特殊成分敏感者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反应,操作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首次用药建议保留15分钟后观察反应。
7. 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及可能出现的腹胀感,指导其通过腹式呼吸放松,对紧张焦虑者可播放舒缓音乐转移注意力。
保留灌肠作为特殊给药方式,需根据患者体质特征进行个性化调整。治疗前后2小时应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排便后注意观察排泄物性状及身体反应。合并肠道疾病者需提前完善影像学检查,妊娠期及肛周皮肤破损患者应谨慎选择该疗法。出现持续腹痛或血便需立即报告医护人员,定期复诊评估疗效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
直肠炎19个月,以前保留灌肠和吃西药,塞肛用药都无效。半年前...
这个灌肠不是有很多种类的清洁灌肠保留灌肠等医学程序上是否都需...
已经接受治疗3天!请问靶向超导和中药保留灌肠有什么效果!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