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常见于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诊断方法包括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流行病学史。
1. 临床症状: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典型症状为腹泻,多为黄色水样便,无黏液及脓血,量多,一般 5~10 次/天,重者超过 20 次/天。多数伴有发热,体温在 37.9~39.5℃。患儿常伴有呕吐,发病初期可有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儿还会出现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
2. 实验室检查:
大便常规:大便镜检大多无特殊发现,少数可见少量白细胞。
病毒学检查:可通过电子显微镜检测粪便中的病毒颗粒,或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病毒抗原,或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病毒核酸等方法进行确诊。
血清学检查: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如 IgM 抗体,有助于诊断。
3. 流行病学史:轮状病毒性肠炎多发生在秋冬季节,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常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了解患儿的接触史、发病季节等流行病学信息,对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勤洗手,避免孩子接触感染源。一旦孩子出现腹泻、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病情描述:7个月的孩子诊断为病毒性胃肠炎,一直腹泻。5号开始...
病情描述:大便次数不是很多每次都有脓血每次上完厕所感觉很疲劳...
病情描述:我做胃镜检查是胃炎和十二指肠炎还有幽门螺旋杆菌,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