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与关节血液检查项目多样,常见的有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稍少见的有类风湿因子、抗链球菌溶血素O,罕见些的有自身抗体谱、组织相容性抗原B27等。
1. 血常规:通过对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各类细胞的数量、形态等进行分析,可了解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情况,比如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提示有炎症,而贫血时红细胞相关指标会出现异常,辅助判断骨与关节疾病是否伴随全身性血液异常。
2. 血沉:全称为红细胞沉降率,能反映体内炎症反应或其他病理状态。在骨与关节炎症疾病中,血沉常可增快,如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血沉数值会明显高于正常范围,可用于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估。
3. 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感染、创伤等情况下迅速升高。在骨与关节感染、自身免疫性关节炎发作时,C反应蛋白水平快速上升,比血沉变化更为灵敏,有助于早期诊断病情变化。
4. 类风湿因子:是一种自身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阳性率较高,但并非类风湿关节炎所特有。其他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出现阳性,检测类风湿因子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
5. 抗链球菌溶血素O:简称抗O,主要用于辅助诊断风湿热。当人体感染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后,体内会产生抗O抗体。若骨与关节出现游走性疼痛等疑似风湿热症状时,检测抗O有助于明确病因。
6. 自身抗体谱:包含多种自身抗体检测项目,如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累及骨与关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重要价值,不同抗体的阳性组合可辅助疾病的诊断与分型。
7. 组织相容性抗原B27:与强直性脊柱炎密切相关,90%左右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该指标呈阳性。对于有脊柱、骶髂关节疼痛等疑似强直性脊柱炎症状的患者,检测此指标可辅助诊断。
进行骨与关节血液检查前,要注意保持正常作息,避免熬夜和剧烈运动,检查前一天晚上10点后禁食禁水,以免影响检查结果准确性。检查后若结果异常,需及时就医,医生会结合症状、体征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病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骨关节炎血液检查查什么...
病情描述:我现在的症状是两大腿疼,腰底有酸痛,睡觉的时候不疼...
有没有可能第一天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12.5第二天就变成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