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水肿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内分泌性水肿等。患者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科室就诊,如心内科、肾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等。
1.心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是由于心脏功能障碍引发的机体水肿,常见于右心衰竭。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肢水肿,逐渐向上蔓延至全身。还可能伴有呼吸困难、乏力、心悸等症状。心内科医生会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来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肾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是由于肾脏疾病导致的水钠潴留,引起的水肿。常见的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这类水肿通常从眼睑、颜面开始,逐渐发展为全身水肿。患者可能还会有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等表现。肾内科医生会通过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来诊断,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3.肝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主要是由于肝脏疾病导致的蛋白合成障碍,引起低蛋白血症,从而出现水肿。肝硬化是常见的引起肝源性水肿的疾病。患者除了有水肿症状外,还可能有腹水、黄疸、肝脾肿大等表现。消化内科医生会通过肝功能检查、腹部超声等检查来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4.营养不良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是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导致蛋白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引起的低蛋白血症性水肿。这种水肿常从足部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患者可能有消瘦、乏力、贫血等症状。营养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饮食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合理的营养方案,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缓解水肿症状。
5.内分泌性水肿:内分泌性水肿是由于内分泌系统疾病引起的激素分泌异常,导致水钠代谢紊乱,从而出现的水肿。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可能会出现黏液性水肿,表现为非凹陷性水肿,常伴有畏寒、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内分泌科医生会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等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激素替代治疗。
全身水肿的原因较为复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科室进行就诊。在就诊时,患者应详细向医生描述自己的症状、病史、用药情况等,以便医生能够做出准确的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孕妇,五个月,咳嗽,产科医生建议挂中医就诊,中医开了这个方子...
2018年1月左右一个手的无名指第二个关节突然很疼,按压痛,...
2018.8.2晚上11点发烧39去医院就诊挂青霉素、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