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是一种以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抽搐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疾病。中医认为,面肌痉挛的发生与风、痰、瘀、虚等因素有关,有风邪袭络型、气血不足型、肝风内动型、痰瘀阻络型等。通过辨证论治,可以采取中药、针灸等方法进行治疗。以下是面肌痉挛中医辨证论治与治疗的相关内容:
1. 风邪袭络型:
病因:多由外感风邪,侵袭面部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而发病。
症状:面部肌肉抽搐,初起多为单侧眼轮匝肌间歇性抽搐,逐渐扩展至同侧面部其他肌肉,可因疲劳、紧张、情绪激动等因素而加重,伴有面部麻木、恶风等症状。
治疗:以祛风通络为主,可选用牵正散加减。针灸治疗可取风池、翳风、阳白、四白、地仓、颊车等穴位。
2. 气血不足型:
病因:多由久病体虚,气血亏虚,面部筋脉失于濡养而发病。
症状:面部肌肉抽搐,反复发作,劳累后加重,伴有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头晕目眩等症状。
治疗:以益气养血、濡养筋脉为主,可选用八珍汤加减。针灸治疗可取足三里、血海、气海、关元、脾俞、胃俞等穴位。
3. 肝风内动型:
病因:多由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化火生风,上扰面部筋脉而发病。
症状:面部肌肉抽搐,频繁发作,伴有头晕头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等症状。
治疗:以平肝熄风、通络止痉为主,可选用天麻钩藤饮加减。针灸治疗可取太冲、行间、肝俞、风池等穴位。
4. 痰瘀阻络型:
病因:多由痰湿内生,瘀血阻络,面部筋脉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
症状:面部肌肉抽搐,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伴有面部疼痛、麻木、舌暗有瘀斑等症状。
治疗:以化痰祛瘀、通络止痉为主,可选用通窍活血汤合涤痰汤加减。针灸治疗可取丰隆、膈俞、血海、三阴交等穴位。
在日常生活中,面肌痉挛患者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冷风直吹;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同时,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按时服药、针灸,以提高治疗效果。
你好,面肌痉挛中医治疗,需要挂什么科,针灸能根治吧,为何有的...
病情描述:今年癫痫倒是还没有犯过,一直吃西药也觉得伤害身体,...
病情描述:最近的麻烦事真的很多,我的叔叔癫痫疾病突然复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