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诊断标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11-07 11:42:11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病毒性脑炎是一种非常危险而又常见多发的疾病,一旦患病如不及时治疗对患者身体造成的伤害非常大。但是大多数的朋友们特别是高发人群中的青少年群体的年轻父母们虽然对其谈之色变但对病毒性脑炎这种疾病并不是特别了解。那么临床上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一起来了解。

病毒性脑膜脑炎(viral meningoencephalitis)或称病毒性脑炎,是病毒所致脑实质和脑膜炎症。当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进入血液,引起病毒血症,随后可侵入全身器官或中枢神经系统;亦病毒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毒脑炎时,常引起神经细胞的炎症、水肿、坏死等改变,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当炎症波及脑膜时,则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

临床诊断标准是:

1.起病多急骤,初常表现为全身不适、寒战、倦怠、嗜睡或畏光等。

2.患者常有发热,体温可达37℃~40℃,伴项背疼痛、肌痛。

3.头痛、呕吐、颈项强直,克氏征及布氏征阳性,但不象细菌性脑膜炎那样严重。

4.与某些特定病毒感染有关症状:皮疹、腮腺肿大与睾丸炎、淋巴结肿大压痛等。

5.脑脊液检查:白细胞增多为(0.1~0.4)×109(100~400/mm3),少数可达1×109(1000/mm3),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增多。蛋白轻度增高,常不超过100mg%,葡萄糖含量一般正常,亦可稍低。初期分离病毒可阳性。

6.血清学检查:病毒的补体结合试验或嗜异体凝集试验、病分离可帮助诊断。

以上就是病毒性脑炎临床诊断标准的简单介绍。希望各位朋友认真阅读了本文对病毒性脑炎有了深层的印象。一旦有这方面的的病变就应该及时就医,把伤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患病之后更应该积极主动的加以治疗预防更危险的脑部后遗症的发生。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