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早期有什么表现

发布时间:2022-11-08 16:51:23
孙于谦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正常成年人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110g/l、妊娠期<100g/l),不能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而产生的综合征;按照红细胞形态可将贫血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及小细胞性低色素贫血。缺铁性贫血临床将其归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它的发生与机体对铁的需求增加及体内铁的丢失过多相关。早期主要表现为贫血表现(乏力、易倦、头晕等),进展期可出现组织缺铁表现及缺铁原发病表现。

当患者罹患为缺铁性贫血,多具有以下表现:

A:贫血表现:常见乏力、易倦、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气促、纳差、苍白、心率增快、心脏增大;

B:精神行为异常: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易感染,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及智力低下;

C:口腔: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口角炎、缺铁性吞咽困难;

D:指甲:变薄、反甲、匙状甲;

E:缺铁原发病表现:消化性溃疡、肿瘤或者痔疮导致的黑便、血便、妇女月经过多,血管内溶血患者多变现为血红蛋白尿。

缺铁性贫血患者查血象多具有典型的"三高三低”特征,即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及总铁结合力、血清sTfR、红细游离卟啉升高,早期主要表现为贫血表现,进步发展可出现比较典型的组织缺铁及缺铁原发病的表现。只要病因明确,缺铁性贫血则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