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外斜视病因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6-02-25 14:42:46
徐耸副主任医师 锦州市中心医院

有时候我们总会对间歇性外斜视的患者产生一定的误解,以为他们都是骄傲自负,看不起人。殊不知其实他们也是没办法,疾病导致他们不能“正眼”看您。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与共同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斜视,是指视轴常常分开,最初是在看远时发生,当看远时,融合性散开幅度超过融全性集合幅度,即产生外斜,间歇性外斜视发生之前,先有外隐斜。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间歇性外斜视的病因。

1、遗传因素 间歇性外斜视有明显的遗传性,为染色体显性遗传,父母一方或双方有外斜.其孩子有较高的外斜或高度外隐斜的趋向。

2、外展和集合功能的平衡失调所致 当集合能力不足,融合能力低下时,不能对抗过强的外展能力,使眼位有向外偏斜的倾向。

3、发育不完善 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协调眼外肌,任何不稳定的因素都能促使斜视的发生。人的单视功能是后天逐渐发育的,这种功能建立与视觉功能一样是反复接受外界清晰物像的刺激,逐渐地发育和成熟起来的。婴儿出生后2个月只有大体融像,精确融像功能的建立要持续到5岁以后,立体视建立最迟,6~7岁才能接近成人。所以说5岁前双眼单视功能未完善期间,是儿童斜视的高发期。

4、眼球发育特点使儿童易患斜视 由于儿童眼球小,眼轴短,多为远视眼,又因儿童角膜及晶体屈折力大,睫状肌收缩力强,即调节力强。这样的儿童想看清物体就需要更多的调节力,同时双眼也用力向内转产生了过量辐辏,容易引起内斜视,这种内斜视称调节性内斜。

5、眼球运动中枢控制能力不足 如果集合过强或外展不足或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内斜;相反外展过强,集合不足或者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外斜。

以上就是间歇性外斜视的病因,相信患者朋友们都更加了解,并且也有了初步的预防方法。另外,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平时饮食多吃含钙食物,因为钙是眼部组织的 “保护器”。倘若体内钙缺乏,不仅会造成眼睛视网膜的弹力减退,晶状体内压力上升,眼球前后径拉长,还可使角膜、睫状肌发生退行性病变,易造成视力减退或近视。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