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低血压的症状有哪些,老年人低血压的症状

发布时间:2016-05-06 15:24:21
薛刚副主任医师 扬州市中医院

相信没有哪个上了岁数的老年人不希望自己的晚年生活过的丰富多彩,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各个器官都在老化,于是,隐藏在体内的疾病就趁势显现出来来折磨老年人。老年人容易患高血压,这严重的危害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已经引起了来自于社会各个阶层的高度重视。但是与此相对应的低血压却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所忽视,其实老年人的低血压所引起的危害程度并不亚于高血压病,脑部和心脏的严重供血不足,就是在临床上常常出现的症状。

低血压的临床症状是按照急性低血压和慢性低血压来划分的。首先,我们讲一下急性低血压的症状。这种低血压是指患者平常的时候,血压水平都处于正常和比较高的情况下,突然间血压就开始明显下降。这种情况经常会因为脑部、心脏、肾脏等重要的器官缺血而出现头部感到晕乎乎的、眼睛突然一片漆黑、四肢感到发软、患者突然发出冷汗、尿液量会减少很多、心会感到很慌乱等等症状,患者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晕倒或者休克症状。

与急性低血压的症状相对于的是慢性低血压的症状。首先,慢性低血压是指人体的血压持续低于正常范围内的血压状态。在临床上,将慢性低血压的临床症状细分体质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和继发性低血压。体质性低血压的症状一般多发于二十岁到五十岁的中年女人和老年人,病情较轻的没有任何症状,病情严重的会出现精神上感到很疲惫、头部感到晕晕的、甚至会突然晕倒。这种情况在夏天气温比较高的时候表现的会很明显。

患了低血压是一件不幸的事,但是一味的悲伤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有勇敢的面对才能让看到希望的曙光。患者在积极配合医生的同时,还有加强体育锻炼。因为体育锻炼对于低血压具有很强的调节作用。患了低血压的老年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