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分类、发病原因及饮食治疗原则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3-22 07:49:36
赵蕾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糖尿病一般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三种类型,主要与遗传、环境因素、自身免疫缺陷有关,可通过饮食改善,以控制总热量、营养均衡、少量多餐原则为主。

一、糖尿病的分类:

1.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不足引起的一种糖尿病,一般青少年期起病,有多食、多饮、多尿和消瘦典型的症状。主要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如果出现昏迷等危险症状,需要提供吸氧抗休克治疗,食用富含优质蛋白和低糖、低盐的食物等缓解。

2.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多发生在3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由肥胖、胰岛细胞功能异常和遗传等引起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等双胍类药物改善胰岛素抵抗,还可以服用格列美脲片、盐酸吡格列酮胶囊和盐酸罗格列酮片等药物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若是由于肥胖等因素引起的,可以通过减重缓解病情,控制饮食,吃清淡、低热量、低糖、低脂肪等食物,少喝或者不喝饮料和酒类等帮助体重减轻。

3.妊娠糖尿病:女性在妊娠期体内激素变化可能会导致胰岛素异常,从而无法维持血糖水平,伴随出现排尿困难、视力模糊等情况,平时使用血糖仪密切检测血糖,严重时需要住院治疗,孕期戒烟、戒酒,饮食清淡等也有助于预防和缓解病情。

二、病发原因:

1.遗传、糖尿病具有非常明显的家族遗传易感性,家族当中的直系亲属有人患病,后代患病的几率会比正常人高。需要注意,遗传因素只是赋予个体一定程度的疾病易感性,但并不足以致病,一般是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多个基因异常的总体效用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2.体外因素:病毒感染、肥胖、运动少、营养过剩等体外因素都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几率。例如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病毒会损伤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细胞功能出现问题,患上1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而年龄增长,代谢会变慢,这时若长期进行高脂肪,高糖,高血压热量饮食,加之运动量不足,会出现营养过剩,引发肥胖,从而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更易患上2型糖尿病。

3.自身免疫缺陷:自身免疫缺陷主要是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或者后天遭受某些伤害引起了身体免疫功能缺陷造成,可能会导致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受到妨碍。胰腺的β细胞受损或死亡可能导致胰岛素不足或完全缺失,从而导致糖尿病。

三、饮食原则:

1. 控制总热量:糖尿病患者应控制总热量的摄入,控制体重,以达到血糖控制的目标。建议饮食中每日总热量从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中平衡分配,每天摄入的总热量大概控制在2000大卡以内。

2. 营养均衡: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该是营养均衡的,主要是包括足够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三大类营养素,合理分配每一个营养素的摄入比例,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充分满足糖尿病患者的身体需求。

3. 少量多餐:糖尿病患者应该少量多餐,以保证餐后血糖水平稳定。此外,分餐食用有助于控制饮食量,有利于健康的饮食习惯的养成。

糖尿病病情复杂多变,类型多,表现也各异,治疗难度也不同,需要及时就医,避免引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日常建议控制进食和饮食习惯、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及监控血糖水平,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咨询。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