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了胆囊即摘除胆囊,对人的身体影响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脂肪泻、胆汁反流性胃炎等。建议先去医院就诊检查,配合医生科学治疗。
1.食欲不振:摘除胆囊多用于治疗保守无效的胆囊疾病,如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腺肌症、胆囊肿瘤等。在摘除胆囊之后,胆总管会逐渐代替胆囊工作,但由于胆总管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受胆汁浓缩和分泌减少的影响,患者容易出现食欲不振。
2.消化不良:由于胆汁无法及时进入十二指肠参与食物消化和吸收,所以患者在术后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如饭后腹胀、嗳气、恶心、呕吐等。受食物消化和吸收障碍的影响,患者还可有全身乏力、消瘦等症状。
3.腹泻:胆囊参与了蛋白质、脂肪等多种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过程中,胆汁浓缩和分泌不足,可能会对食物吸收造成影响、刺激肠道蠕动,进而出现腹泻。
4.脂肪泻:胆汁在脂肪消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受胆汁分泌和排出不足的影响,部分患者在进行高脂肪食物后如油炸食品、烧烤、肥肉等,可能会出现脂肪泻。
5.胆汁反流性胃炎:胆囊在切除之后,胆汁排泄过程中的压力会升高,受局部压力刺激的影响,胆汁容易反流进入胃内并对胃黏膜造成损伤,进而诱发该疾病。患者容易出现反酸、胃胀、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在疾病治疗和恢复期,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吃高脂肪和高热量食物、积极戒酒。另外还需遵照医嘱定期复查,观察病情控制和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