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与直肠息肉在便血、排便习惯、肿物形态等方面存在一定区别。
1. 便血:直肠癌便血颜色多为暗红色,常伴有黏液或脓血,血液与粪便混合。因为癌肿表面破溃、出血,与粪便一同排出。而直肠息肉导致的便血,颜色一般较鲜红,多在排便后出现,不与粪便混合,通常是息肉表面的黏膜受到摩擦、损伤后引起的出血。
2. 排便习惯:直肠癌患者排便习惯改变较为明显,可出现腹泻、便秘交替,或者排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等症状。这是由于癌肿刺激肠道,影响了正常的排便功能。而直肠息肉,部分患者可能会有排便习惯的轻微改变,如排便次数稍有增加,但一般不会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等复杂情况。
3. 肿物形态:对于直肠癌,直肠指检可触及质地坚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的肿物,边界不清。因为癌肿细胞异常增生,形成不规则的肿块。对于直肠息肉,直肠指检时可摸到质地较软、表面光滑、有蒂或无蒂的肿物,活动度相对较好,边界较清晰。
4. 全身症状:直肠癌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消瘦、乏力、贫血等全身症状,这是由于癌肿消耗身体营养,影响身体正常代谢所致。直肠息肉一般较少出现全身症状,除非息肉体积较大、数量较多,引起长期慢性失血,可能会出现轻度贫血。
当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直肠指检、肠镜检查等,以便明确诊断,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