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常见原因有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等。
1. 心源性:主要因右心衰竭导致体循环淤血引起。如冠心病、心肌病等使心脏泵血功能减弱,静脉血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下肢血管,引发水肿。可遵医嘱使用强心、利尿等药物改善心功能,减轻水肿。
2. 肾源性: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大量蛋白尿使血浆蛋白降低,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形成水肿。需针对肾脏疾病进行治疗,如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3. 肝源性:多由肝硬化、肝癌等肝脏疾病引起。肝脏合成白蛋白能力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同时门静脉高压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导致水肿。治疗主要是保肝、补充白蛋白等。
4. 营养不良性: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可致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外渗。应补充优质蛋白质,改善营养状况。
5. 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如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等,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不畅,血液淤积在下肢,引起水肿。可穿弹力袜、手术治疗等。
应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适当抬高下肢,低盐饮食,定期体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