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传染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密切生活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等。
1. 母婴传播: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胎盘、分娩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亲的血液、羊水等,以及产后密切接触等都可能被感染乙肝病毒。如果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尤其是乙肝e抗原阳性时,胎儿感染的风险较高。
2. 血液传播:输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采血针等医疗器械,以及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引起血液暴露的物品,都可能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播。
3. 性接触传播:与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病毒可通过破损的黏膜进入人体而引起感染。性伴侣越多、性行为越混乱,感染乙肝的风险也就越高。
4. 密切生活接触传播:在日常生活中,与乙肝患者或携带者有密切接触,如共用碗筷、茶杯、毛巾等,若双方有口腔黏膜破损等情况,也可能发生乙肝病毒的传播。
5. 医源性传播:在医疗过程中,如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等,可能导致乙肝病毒在患者之间传播。
乙肝病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制品。在进行性行为时,正确使用安全套。家庭成员中有乙肝患者或携带者时,其他成员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以预防感染。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自身的乙肝感染情况,对于保护自身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