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主要有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混合性结石、泥沙样结石、黑结石等。
1. 胆固醇结石:主要成分为胆固醇,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或呈细颗粒状,颜色淡黄至黄白色,质硬。其形成与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胆盐和卵磷脂减少等因素有关,常见于胆囊内,在肥胖、高脂饮食、糖尿病等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2. 胆色素结石:主要由胆色素组成,又可分为胆红素钙结石和黑色素结石。胆红素钙结石常呈泥沙样或颗粒状,棕褐色或黑色,易碎。多与胆道感染、胆汁淤积等有关,常见于胆管内。黑色素结石多呈黑色,较硬,主要在胆囊内形成。
3. 混合性结石:由胆固醇、胆色素和钙盐等多种成分混合而成。形状和颜色多样,有的呈多面体,有的呈球形,表面光滑或粗糙,外层常为胆固醇,中心为胆色素和钙盐。在胆囊和胆管内均可发生。
4. 泥沙样结石:成分主要为胆色素,也可含有少量胆固醇和钙盐。结石细小如泥沙,可随胆汁流动,容易引起胆管梗阻和炎症,常与胆道感染和胆汁淤积有关,多发生在胆管系统。
5. 黑结石:较为罕见,主要由不溶性的黑色胆色素多聚体、各种钙盐和黏液糖蛋白组成。呈黑色,质地坚硬,表面光滑,多在胆囊内形成,具体病因尚不十分明确。
胆结石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避免高脂、高糖、高胆固醇食物,适当运动,定期体检。若出现腹痛、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