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03 8人回答
性别:女年龄:33岁
健康咨询描述:每年冬天温度一下降就开始红肿,后起水泡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怎样使手以后不冻伤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你好 有冻疮体质者,可在入冬前一月增加维生素A,C及矿物质的食入,可口服烟酰胺片0.1克,日3次,钙片0.5克,日3次,以提高机体耐寒力.也可在冻疮好发部位涂擦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闭浸泡于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后可用),每日擦2-3次.
指导意见:
中药治疗可内服“人参养荣汤”:当归12克 肉桂10克 白芍12克 川芎12克 桂枝10克 生姜皮10克(无此药时可用干姜8克代替)党参18克 黄芪18克 鸡血藤30克,煎水内服.
其他答案 (7)
病情分析:
你好.
冻伤是人体遭受低温侵袭后发生的损伤.冻伤的发生除了与寒冷不关,还与潮湿,局部血液物质环不良和抗旱能力下降有关.一般将冻伤分为冻疮,局部冻伤和冻僵三种.
1.冻疮:冻疮在一般的低温,如零上3-5℃,和潮湿的环境中即可发生.因此,不仅我国的北方地区,而且在华东,华中地区也较常见.冻疮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部位多在耳廓,手,足等处.表现为局部发红或发紫,肿胀,发痒或刺痛,有些可起水泡,尔后发生糜烂或结痂.
发生冻疮后,可在局部涂抹冻疮膏;糜烂处可涂用抗菌类和可地松类软膏.
2.局部冻伤:局部冻伤多在0℃以下缺乏防寒措施的情况下,耳部,鼻部,面部或肢体受到冷冻作用发生的损伤.一般分为四度:
一度冻伤:表现为局部皮肤从苍白转为斑块状的蓝紫色,以后红肿,发痒,刺痛和感觉异常;
二度冻伤: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发痒,灼痛.早期有水泡出现;
三度冻伤:表现为皮肤由白色逐渐变为蓝色,再变为黑色.感觉消失.冻伤周围的组织可出现水肿和水泡,并有较剧烈的疼痛;
四度冻伤:伤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消失,呈暗灰色.由于冻伤组织与健康组织交界处的冻伤程度相对较轻,交界处可出现水肿和水泡.
发生冻伤时,如有条件可让患者进入温暖的房间,给予温暖的饮料,使患者的体温尽快提高.同时将冻伤的部位浸泡在38℃~42℃的温水中,水温不宜超过45℃,浸泡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如果冻伤发生在野外无条件进行热水浸浴,可将冻伤部位放在自己或救助者的怀中取暖,同样可起到热水浴的作用,使受冻部位迅速恢复血液循环.在对冻伤进行紧急处理时,绝不可将冻伤部位用雪涂擦,或用火烤,这样作只能加重损伤.
3.冻僵:冻僵是指人体遭受严寒侵袭,全身降温所造成的损伤.伤员表现为全身僵硬,感觉迟钝,四肢乏力,头晕,甚至神志不清,知觉丧失,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指导意见:
发生冻僵的伤员已无力自救,救助者应立即将其转运至温暖的房间内,搬运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僵直身体的损伤.然后迅速脱去伤员潮湿的衣服和鞋袜,将伤员放在38℃~42℃的温水中浸浴;如果衣物已冻结在伤员的肢体上,不可强行脱下,以免损伤皮肤,可连同衣物一起时入温水,待解冻后取下.
病情分析:
33岁,女,冬季受凉局部红肿,后起水泡,考虑冻疮
指导意见:
你好,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防治冻疮1.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搽常发冻疮的皮肤,连搽数天,可防止冻疮再生;若冻疮已生,可用鲜姜汁加热熬成糊状,待凉后涂冻疮患处,每日两次,连涂三天,就会见效.
2.用“十滴水”外擦冻疮局部,每天6~10次,对于冻疮未溃者疗效较好;若局部皮肤破溃糜烂,可先用红霉素软膏涂擦,待炎症消散后再使用十滴水.
病情分析:
冻伤是一种由寒冷所致的末梢部局限性炎症性皮肤病,是一种冬季常见病,以暴露部位出现充血性水肿红斑,遇温高时皮肤瘙痒为特征,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患处皮肤糜烂,溃疡等现象.
该病病程较长,冬季还会反复发作,不易根治.对于一些年轻女士而言,不仅影响了双手的美观度,还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指导意见:
多数冻伤是以可预防的,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一)做好防冻的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耐寒能力:①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组织耐寒锻炼,例如组织部队爬山,滑雪,跑步等,坚持冷水洗手,洗脸,洗脚和擦浴( 应从热天开始).②掌握冻伤规律,抓住防冻重点,例如容易发生冻伤的天气,主要是冷天和大风天,特别是气温骤变的天气;易冻部位,主要是身体暴露部位和肢端,如手,足,耳,鼻,颜面等;易发冻伤的时机,多在战士单独执勤,特别是在站岗放哨时往往站立不动,或执行紧急任务时的分队等.掌握好以上规律,采取相应措施,实践证明是可以减少或防止冻伤的发生.③加强行政管理,做好物资保证.落实防冻保暖措施,入冬前维修门,窗,火炉,火墙,草垫.衣着应温暖不透风,且松紧适度,鞋袜不能过紧.④积极改善伙食,饮食时间合理安排,间隔不宜太长,注意质量,并保证吃热食.⑤运送伤员途中注意防寒保暖.切忌立即用火烤或用雪擦受冻部位.
(二)战士或个人防冻应做到“七勤”“六不要”即:勤进行耐寒锻炼;勤准备防寒物品;烤换鞋袜,鞋垫,尤其是“汗脚”的更应注意;勤活动手足,揉搓额面;勤用热水烫脚;勤互相督促;勤交流防冻经验.不要穿潮湿,过紧的鞋袜;不要长时间静止不动;不要在无准备时单独外出;不要赤手接触温度很低的金属;不要用火烤,雪搓或冷水浸泡受冻部位;不要酗酒.
病情分析:
您好,您所描述的症状考虑:
指导意见:
冻伤是人体遭受低温侵袭后发生的损伤.冻伤的发生除了与寒冷不关,还与潮湿,局部血液物质环不良和抗旱能力下降有关.一般将冻伤分为冻疮,局部冻伤和冻僵三种.
1.冻疮:冻疮在一般的低温,如零上3-5℃,和潮湿的环境中即可发生.因此,不仅我国的北方地区,而且在华东,华中地区也较常见.冻疮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部位多在耳廓,手,足等处.表现为局部发红或发紫,肿胀,发痒或刺痛,有些可起水泡,尔后发生糜烂或结痂.
发生冻疮后,可在局部涂抹冻疮膏;糜烂处可涂用抗菌类和可地松类软膏.
2.局部冻伤:局部冻伤多在0℃以下缺乏防寒措施的情况下,耳部,鼻部,面部或肢体受到冷冻作用发生的损伤.一般分为四度:
一度冻伤:表现为局部皮肤从苍白转为斑块状的蓝紫色,以后红肿,发痒,刺痛和感觉异常;二度冻伤: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发痒,灼痛.早期有水泡出现;三度冻伤:表现为皮肤由白色逐渐变为蓝色,再变为黑色.感觉消失.冻伤周围的组织可出现水肿和水泡,并有较剧烈的疼痛;四度冻伤:伤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消失,呈暗灰色.由于冻伤组织与健康组织交界处的冻伤程度相对较轻,交界处可出现水肿和水泡.
发生冻伤时,如有条件可让患者进入温暖的房间,给予温暖的饮料,使患者的体温尽快提高.同时将冻伤的部位浸泡在38℃~42℃的温水中,水温不宜超过45℃,浸泡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如果冻伤发生在野外无条件进行热水浸浴,可将冻伤部位放在自己或救助者的怀中取暖,同样可起到热水浴的作用,使受冻部位迅速恢复血液循环.在对冻伤进行紧急处理时,绝不可将冻伤部位用雪涂擦,或用火烤,这样作只能加重损伤.
3.冻僵:冻僵是指人体遭受严寒侵袭,全身降温所造成的损伤.伤员表现为全身僵硬,感觉迟钝,四肢乏力,头晕,甚至神志不清,知觉丧失,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发生冻僵的伤员已无力自救,救助者应立即将其转运至温暖的房间内,搬运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僵直身体的损伤.然后迅速脱去伤员潮湿的衣服和鞋袜,将伤员放在38℃~42℃的温水中浸浴;如果衣物已冻结在伤员的肢体上,不可强行脱下,以免损伤皮肤,可连同衣物一起时入温水,待解冻后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