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6 9人回答
性别:男年龄:59岁
健康咨询描述:我59岁最近老是感觉不舒服。整天头昏。心跳加快,乏力症状,家里人都非常担心不知道会有什么危害.
希望得到的帮助:老年人心脏传导阻滞有什么危害吗?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很多心脏疾病都可引起1度房室传导阻滞,如心肌炎,心肌病,冠心病,长期高血压致心肌劳损,心肌梗死等等。如果是年轻人多考虑为心肌炎,中老年多考虑为心脏退型性病变或伴有心脏器质性病变等原因所致,如果长期1度阻滞无症状可以不用服药,如果有症状可适当服用改善心肌供血的药物纠正,避免发展为2度或3度以上传导阻滞,导致心脏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
指导意见:
平时预防感冒,避免过于劳累,多休息减轻精神压力。保持情绪稳定乐观,建议定期复查心电图。
腺功能亢您好,首先您不要紧张,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在正常人也是常见的,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是其产生的原因,特别是在一些运动员中发生率更高。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常见于风湿性心肌炎、急性或慢性缺血性心脏病,也见于心肌炎、甲状进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手术等。
其他答案 (8)
病情分析:
心脏病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心肌炎等各种心脏病.临床实践表明,手部按摩是防治心脏病有效的辅助方法.
意见建议:
1. 把红花摘去杂质;三七研成粉末;乳鸽宰杀后去毛,内脏及爪,洗干净;姜切丝,葱切段;菜胆切成4厘米长的段.
2. 把乳鸽放入蒸杯内,,加入料酒,酱油,红塘,姜,葱,精盐腌30分钟,再放入三七,红花,菜胆.
3. 把蒸杯置于蒸笼内,用武火大气蒸约50分钟即成.
对于心脏的传导阻滞是非常多见的,这是一种心脏的传导纤维疾病,可以分为很多种的以及几种程度的,所以你这种要看具体的阻滞类型和程度,当然没有太明显的自觉的症状一般是不需要用药的,如果有明显的阻滞或三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建议你可以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心脏射频手术或起搏器治疗.
病情分析:
你好,心脏间歇可能是早搏造成的或一些其他心律失常导致的,也可能是跳停搏造成的,需要做检查才能了解清楚,关键是先检查确诊.建议作个24小时动态心电图,了解心脏的电生理的变化.上海长海医院不错,我有亲戚去看过,是吃西药和做手术治疗好的,前后治疗周期有3个月.药膳食疗能起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如灵芝猪心
猪心500克,灵芝15克,生姜,葱,精盐各3克,味精,胡椒粉适量.先将猪心对剖两块洗净,锅内加清水入猪心,灵芝煮至七成熟时捞出,猪心切成薄片,灵芝切成细末,煮猪心的原汁留着待用.净锅置火上,加入猪油烧热时下姜,葱,加猪心原汁和酱油,料酒,食盐,猪心片,灵芝和其他调料,烧入味后下淀粉收汁装盘即可食用.此方有养心安神,补益气血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心气血虚所致的心悸失眠,健忘多梦,精神恍惚等症,是神经衰弱,冠心病,心肌炎,心律失常患者的食疗佳品.中老年长期食用,有益于保护精力,稳定情绪,消除疲劳,益寿,抗衰老.
安心茶
丹参5克,山楂5克,桂圆5克,当归5克,夜交藤5克,柏子仁5克,延胡索5克.将上药切碎,开水浸泡20分钟代茶饮用,次数不拘.此方有安神镇静,活血止痛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心血虚,心血瘀阻之心悸怔忡,头昏目眩,失眠健忘,记忆力下降,胸部刺痛,舌质紫暗,脉象沉涩等症.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等病人宜长期饮用,有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
冠心三和泥
玉米500克,黄豆250克,芝麻200克,白糖100克.将玉米,黄豆,芝麻分别炒香(熟),研成细末,混入白糖拌匀,用沸水冲服,每次50~80克,1日1~2次.此方有养心神,降血脂,补肝肾,健脾胃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神经官能症以及脾胃不和,肝肾不足之食欲减弱,腰膝酸软,短气乏力,倦怠疲劳,夜卧不安,心慌烦闷等症.
护心三仁粥
桃仁,枣仁,柏子仁各1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先将桃仁,枣仁,柏子仁打碎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3次,过滤去渣取汁,再放入粳米煮粥,待粥煮至浓稠时,入冰糖稍煮即可食用,每日2次,早晚空腹服用.此力有养心安神,活血化瘀,润肠通便之功效,适用于瘀血内阻之胸部憋闷,时或绞痛,心失所养之心悸气短,失眠多梦,阴津亏损之大便干燥,舌质红或瘀点,瘀斑等症.
莲心神饮
莲心3克,茯神5克,桂枝3克,白术5克,生甘草3克.将上药切碎开水浸泡代茶饮用,每剂泡20分钟后徐徐饮用,次数不拘.此方有清心安神,降压利水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心悸怔忡,头晕目眩,心胸烦闷,气短乏力,胸脘痞满,呼吸困难,形寒腹冷,小便短少,甚至上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呕吐,食欲不佳等症.中老年人可作为养生保健茶长期饮用.
病情分析:
您好!心脏传导阻滞,是心脏传导系统病变引起的除极化顺序和速度发生变化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包括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而室内传导阻滞又分为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以及不定性的室内传导阻滞.而传导阻滞又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在这些传导阻滞中,尤其以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最为不好,因为左束支比较粗且短,是由右冠脉远端分支和左旋支近端双重供血,所以不易形成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如果出现新发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那么在冠心病中,提示冠脉的病变非常严重.当然也有其他原因造成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比如心肌炎等.而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则较为常见,因为右束支比较细长,在机械牵拉中可以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可以比较常见于肺源性心脏病.如果前壁心肌梗死伴随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那么则提示梗死位置比较高,提示为左前降支的近端闭塞.因为右束支的主干部分是由左前降支的间隔支穿支供血的.另外,如果是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比如达到了II度II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那么就需要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了.
根据您检查诊断的传导阻滞的类型选择治疗方案,如果是单纯的右束支传导阻滞,那么不需要任何治疗,如果是高度的房室传导阻滞,那么建议您按照经治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如果必要,可以安装心脏起搏器.
病情分析:
1度窦房传导阻滞由于窦房结周围组织不能正常地将窦房结发出的冲动传出,使窦房结和心房肌之间发生传导阻滞,称为窦房传导阻滞。可能是窦房结产生的冲动过弱或其周围的心房组织应激性过低所致。见于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及其后遗症、急性心肌梗塞等疾病。也可见于洋地黄、奎尼丁等药物中毒。少数有家族史。窦房传导阻滞可暂时出现,也可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窦房阻滞患者常无症状,也可有轻度心悸、乏力感。如果反复发作或长时间的阻滞,则可出现头晕、晕厥、昏迷、阿-斯综合征等。
指导意见:家族性心脏传导阻滞一般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钠离子通道基因SCN5A、同源框转录因子基因NKX2.5以及核纤层蛋白基因LM-NA等在心脏传导系统的发生、发育和功能形成方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些基因异常均可导致遗传性心脏传导阻滞,但目前已知的这些异常基因只能解释一小部分家族性和特发性病例,并不概全。如果发现具有家族性聚集发病现象,且可除外药物、心脏手术、心肌炎等疾病所致的病窦,故可诊断为遗传性病窦。您的小孩是否有遗传的可能首先结合家族史及染色体检测等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