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入学前要养成的好习惯

  上学也是孩子到一定的年龄要经历的,有的习惯也是要知道提前培养的,那么孩子入学前的应培养的习惯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宝宝入学前要养成的好习惯的直说吧。

目录 1.宝宝一岁前不能吃什么 2.宝宝入学前要养成的好习惯 3.入学前请给孩子减减压 4.孩子入学前必须做的五准备 5.宝宝几岁上幼儿园好

1宝宝一岁前不能吃什么

  1、蛋白

  蛋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还有钙、磷、铁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只是宝宝一岁前的消化能力还无法负担这丰富的营养成分,加上蛋白中的成分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所以,开始吃副食品的婴儿必须先吃蛋黄。

  蛋白中的蛋白分子较小,有时能通过肠壁直接进入婴儿血液中,使婴儿机体对异体蛋白分子产生过敏反应,导致湿疹、荨麻疹等。

  禁:宝宝满一岁以后才能吃。

  2、含汞量较高的鱼类

  鱼肉是非常好的婴儿辅食食材,鱼肉质地绵软容易消化、而且都是优质的完全蛋白,还是有助于大脑发育的DHA的优质来源。但是有些鱼类尤其是海鱼,含有较高含量的汞,汞以甲基汞的形式积聚与鱼类体内,甲基汞会影响对婴幼儿的神经系统。

  禁:选择鱼肉作为辅食时,避免选择体型较大的或含汞量特别高的鱼类,如鲨鱼、剑鱼、罗非鱼、鲶鱼,特别是吞拿鱼。

  3、海鲜

  螃蟹、虾等带壳类海鲜最容易引发婴儿的过敏症。

  禁:不要给1岁以下宝宝吃。

  草酸含量高的蔬菜:菠菜、苋菜等含有大量的草酸,在人体不易吸收,而且容易和钙结合成大分子碳酸钙,影响宝宝的钙吸收,容易导致宝宝的骨骼、牙齿发育不良。

  禁:最好在宝宝1岁以后适量添加,且不要和含钙量高的食物或钙制剂一同食入。

  4、豆类

  有些豆类含有能致甲状腺肿的因子,宝宝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更易受损害。而且豆类难煮熟,本身难以被消化,同时容易引起过敏和中毒反映。

  5、水果类

  水果是维生素C的巨大资源库,而且补水开胃,容易消化,适合作为婴儿的辅食或零食。但有些水果含有致敏因子,容易引起过敏,3岁以前的宝宝最好都不要吃。

  常见的易致过敏水果:芒果、菠萝、有毛的水果(如水蜜桃、奇异果)

  6、花生酱

  危险点:成分易引起过敏反应;保存易受黄曲毒素污染

  花生本身含有花生油酸,这是一种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人体细胞会利用此酸合成前列腺素,前列腺素是人体内显著的天然发炎性物质,易引起过敏而有发炎反应。如果家族有食物过敏的遗传史,一岁前最好避免喂食花生制品。

  7、鲜奶

  危险点:成分不易吸收

  鲜奶富含营养,但一岁前的宝宝却不适用,主要是鲜奶中的酪蛋白质分子结构大,不易分解,无法被一岁以下的宝宝吸收。而且有些宝宝的肠道若没有足够的乳糖酵素分解乳糖,会造成肠道的刺激,影响排便功能;加上某些矿物质则可能加重婴儿的肾脏负担,使小孩出现慢性脱水、大便干燥等症状。

  8、蜂蜜

  危险点:成分或含肉毒杆菌孢子

  虽然喝蜂蜜水有其好处,但是蜂蜜的制造过程中不会经过高温杀菌,以免破坏成分,因此可能含有肉毒杆菌孢子,若食用可能会导致一岁以下婴儿肉毒杆菌中毒,因此,建议一岁以下的婴儿最好不要食用蜂蜜。

  9、矿泉水、纯净水

  宝宝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全,滤过功能差,矿泉水中矿物质含量过高,容易造成渗透压增高,增加肾脏负担。长期饮用纯净水,还会使得孩子缺乏某种矿物质,而且纯净水在净化过程中使用的一些工业原料,可能对婴幼儿肝功能有不良影响。饮水机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也不宜使用。

  10、功能饮料

  功能饮料中大都富含电解质,可以适当补充人体在出汗中丢失的钠、钾等微量元素。不过,由于婴儿的身体发育还不完全,代谢和排泄功能还不健全,过多的电解质,会导致婴儿的肝、肾还有心脏承受不了,加大儿童患高血压、心律不齐的几率,或者是肝、肾功能受到损害。

2宝宝入学前要养成的好习惯

  1、熟练掌握个人信息

  对宝宝来说,入学就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这时候,首先就要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自己。要让宝宝能熟练书写自己的名字,因为上学后免不了要有作业或测验之类的,有的宝宝名字笔画比较多,不熟练的话,有时候单单写名字就浪费掉不少时间,急得满头汗,有的干脆不会写,画圈代替,都会对宝宝的心理造成影响。要让宝宝熟练掌握家庭电话和家长工作单位、手机等联系方式,以便遇到特殊情况,能随时和家长沟通,或由老师或家长提供帮助。要为宝宝准备好文具用品,让宝宝学会收拾自己的书包,有规律地放置个人物品,从小就养成做事有定时、置物有定处的良好习惯。

  2、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在上小学三年级以前,可以不必过多关注宝宝的学习成绩,因为所学课程和知识内容比较简单,考100分和考80分可能就是一道题的对错,或者粗心马虎的结果,并不能反映宝宝的真是智力水平,关键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宝宝学习大多依靠在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一定让宝宝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可以通过给宝宝讲故事等方法加强锻炼,提高宝宝的注意力集中度。正确的书写姿势对保护宝宝视力至关重要,很多宝宝刚刚开始学写字,什么样的握笔姿势都有,横不平竖不直,身体也是歪七扭八,这些不良习惯一定是越早纠正越好,在老师强调的同时,家长要在家做好配合,使宝宝刚学写字就养成正确的做法和坐姿。要让宝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按时完成作业后,每天留出一定的时间读课外书,开卷有益。

  3、养成良好作息习惯

  宝宝小的时候,以游戏活动为主,有时候懒懒床,或者晚去半小时幼儿园,家长也认为无所谓。但上学以后就截然不同了,有严格的上下课时间,迟到了就会耽误所学的课程。家长可以给宝宝买个小闹钟,和宝宝约定好,只要闹钟一响,就到了宝宝起床的时间,就要马上起床,否则太阳就会晒到小屁股,在开学之前的一段时间就要按时训练,慢慢地宝宝就会形成这种生物钟,养成按时起床的习惯。要让宝宝隔一段时间就去小便,为的就是适应上课课时的需要,避免总是上课时去厕所。

3入学前请给孩子减减压

  随着开学时间的日益临近,泉城各大商场也纷纷把学习用品摆上柜台的显眼位置,抢食开学经济这块“大蛋糕”。

  核心提示

  还有一周,新学期就要开始了。漫长的暑假中,不少学生已经有些散漫,短时间恐难适应新学期的学习生活。每年开学后,不少学生还会患上“开学综合征”。学生如何在短短一周做好身心各方面的调整,迎接新学期呢?本报邀请一线教师,为学生和家长们支招。

  “晚睡晚起族”:调好生物钟

  症状一:热衷玩网络游戏的张雷(化名)一放假就给自己定下目标,暑假中游戏级别要升到65级,为此,他整天在家打游戏,父母的话对他就像是耳旁风;而同样年纪的李畅(化名)暑假中最大的爱好莫过于睡大觉,他放言暑假不把床板压塌决不罢休。而每天中午起床后,李畅的目光就转移到零食和电视上,他说:“上学期间错过那么多好看的电视节目,假期一定都补上。”

  支招:东方双语实验学校教师刘国妍说,假期学生过度放纵自己,不注意暑期生活的规律,不仅使自己的身体机能受损,而且也得不到心灵的轻松与自由。当新学期开学后,将会出现身心的适应问题。

  她建议家长提前一周帮孩子调节生物钟,帮助孩子恢复上学时的作息习惯。很多孩子在假期里容易养成晚睡晚起的不良习惯,家长要帮孩子改正这种不良习惯,可以为孩子制定一个与新学期作息时间一致的“作息时间表”,和孩子一起按作息时间休息。刘国妍特别提醒家长,一定要和孩子一起调节好生物钟,以免孩子开学后出现不适应状况。

  同时,开学前一周,家长要为孩子调节好饮食,提醒孩子吃早饭。刘国妍说:“假期里很多孩子不喜欢吃早餐,如果开学后这个习惯不能及时改正,会极大影响孩子的精神状态,容易出现疲劳等症状。”对于在假期里喜欢长时间看电视、打游戏的学生,刘国妍建议家长设立一种“奖励政策”,比如如果孩子按规定时间吃饭休息,就可以奖励孩子玩半小时游戏等。

  “撒欢族”:开学前每天 小时学习

  症状二:欢欢(化名)放暑假后,就像撒开手的风筝,失去了方向感。他尽情地享受着假期,逛街、聚餐、郊游充斥着假期生活。每天玩得筋疲力尽的他,回家后作业本都不翻开看一眼,到现在他的作业完成了还不到一半。按他的话说是“学习太乏味,假期就要尽情地玩,养足精神开学才能安心学习。”虽然小欢很聪明,成绩也不错,但他在假期里既不“温故”也不“知新”,父母很担心他开学后会变成那只跑不过乌龟的兔子。

  支招:刘国妍建议,学生开学前要做好学习上的准备,检查一下是否有暑假作业没有完成。为了督促学生完成作业,刘国妍说,家长可以给老师打电话,让老师亲自给孩子一个提醒。假期期间,学生的学习规律往往被打破,把1小时左右的学习当成负担,刘国妍建议,在开学前一周学生应适当增加学习时间至每天3小时左右。每天这3小时里,学生可以把暑假里放下的课本知识再顺一下,做好上学期的总结,同时,拿出新课本,做好新知识的预习。刘国妍说:“为避免乏味的看课本预习,学生和家长要学会变通。比如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开国大典》,家长可以帮孩子下载这部同名影片,寓教于乐,给孩子感官上和直观的刺激,加深孩子对课文的理解。刘国妍提醒学生,开学前要准备好学习用品,根据上学期成绩定好学习目标,还可以准备一本错题集,以便为新学期提供学习上的帮助。

  症状三:天奇(化名)学习成绩一般,上学期期末考试他考得很差,对学习彻底丧失了兴趣。放假后,他多次向父母提出休学,得知不可能实现休学后,他又提出了转学,说是“想要换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开学在即,天奇的焦虑每天都挂在脸上,他父母为此非常着急。记者了解到,像天奇这样存在严重厌学情绪的学生虽然不多,但有一部分学生对开学之后的紧张学习存在着恐惧心理,如何调整情绪成了他们面前的一道门槛。

  支招:刘国妍说,度过漫长的暑假,大多数学生向往新的开始,但也有少数学生会有厌学情绪。对于个别的厌学者,家长可以采取比较极端的办法,比如故意给孩子放一个星期假。暑假期间孩子都和伙伴玩,若开学后孩子独自在家缺少了玩伴,就会感觉到不适应,不超过一个星期孩子就会主动要求去上学。

  大部分厌学的学生是由于上学期期末成绩不好打击了自信心,刘国妍建议这部分学生把错题再做一遍,这些孩子发现错题能做对后,自信缺失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同时,针对经常出错的问题,家长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孩子的训练,例如孩子的计算题容易出错,可以每天让孩子做5个计算题等,孩子对题型熟练了,做题的正确率就会大大提高,这样也会促使孩子以充满自信的面孔迎接新学期的学习。

  “焦虑族”:多沟通,适时减压

  症状四:小琪(化名)马上就要上初一了,随着开学时间的临近,她越来越没精打采,甚至出现了厌食情绪。每次她都以胃疼为托词不想吃饭,妈妈带她到医院检查却查不出任何毛病。细心的妈妈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女儿情绪上的变化。原来女儿不善于和陌生人交往,想到要迈入一个新环境,她心里有种莫名的慌张,她怕自己成绩不好被人耻笑。看到孩子整日闷闷不乐,小琪的妈妈最近也忧心忡忡。

  支招:新学期即将开始,初一、高一的新生们即将走入新的学习环境,难免出现心理焦虑。有些孩子平时就不善于与同学或老师相处,如果需要进入一个新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变化可能加剧这种压力。还有些孩子因学习成绩差产生了自卑心理,而成绩好的孩子也会因学习压力大产生焦虑情绪,这一现象在那些即将进入升学班或对自己要求严格的学生中间表现得尤其明显。

  刘国妍老师建议家长们要放平心态,对于适应能力差的孩子,家长要与老师多沟通,让老师多留心孩子的情绪变化。对于学习压力大的孩子,适时的减压则更重要。比如在开学前举行一个温馨快乐的家庭聚餐会,给孩子减压的同时为他定一个可行的学习计划。

4孩子入学前必须做的五准备

  再过半个月就要开学了,如何让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是许多家长关心的话题。本期,我们请相关专家教给大家五个步骤,让孩子充分做好上小学的身心准备。

  1、心理准备:成长很自豪

  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一次重大转折,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次考验。

  在心理方面,家长要让孩子觉得“做一名小学生是很自豪的事”。与孩子聊天时,家长要有意识地聊一聊小学生及小学校的事情,告诉孩子上学的种种好处,比如可以认识很多新朋友,学到更多的知识等。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要多鼓励、赞赏孩子,并由衷地祝贺孩子长大了。比如,家长可以说:“今天玩具收拾得真干净,真像一名小学生!”让孩子从家长的口吻中,感受到成长的自豪,从而产生羡慕小学生、向往小学生活的情感。入学前,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参观一下小学,这样入学后孩子的陌生感就不会太强烈。

  家长要特别注意,决不能用上小学对孩子施加压力,比如:“你再不听话,让小学老师来管你!”这样的话语,会造成孩子对上学的恐惧感,产生不该有的心理压力。

  2、体能准备:坐够三刻钟

  乐乐开学就要上一年级了,为了适应小学生活,妈妈在暑假前带乐乐旁听了一节一年级的语文课。但是,妈妈发现,先不说能不能听懂,乐乐根本无法坚持坐够45分钟。20分钟后,乐乐明显累了,想出去走走甚至躺一会。

  小学的学习生活与幼儿园大不相同,无论是上课时间,还是学习强度,都会延长、增强。很多孩子上幼儿园时,一生病就不用去了。但如果上了小学还总是生病的话,就要耽误功课了。

  因此上小学前,家长要保证孩子充足的营养和休息,减少疾病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应该带领孩子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做到能坚持听讲45分钟而不感到疲劳。另外,入学前应该带孩子到医院做一次身体检查,保证孩子健康入学。

  3、能力准备:集中注意力

  小学一年级老师最头疼的事,莫过于新入学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幼儿阶段的注意力,主要是靠环境中新奇、有趣的事物吸引。而小学生在上课时,需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力指向老师。

  针对这一变化,从幼儿园大班起,老师和家长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水平。如果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在座位上坐不住,随时都要走动,他们上小学就会十分困难。

  其实,注意力的培养,从孩子上幼儿园就要开始了。家长和老师要有意识地安排适当的静坐做事训练,让孩子学会专注。比如,让孩子静静地玩积木,玩的时候家长不要以任何形式干扰孩子,直到他自己转移注意力,丢掉积木。很多时候,家长或老师会无意识地打断正在投入玩耍的孩子,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时间一长,孩子注意力就难以集中了。

  4、习惯准备:在家吃早餐

  幼儿园没有严格的上下课时间规定,比较自由,中午孩子还可以午睡。而上小学就要严格遵守小学的时间安排。因此,家长要提前1年,了解小学的作息安排,并以此时间为标准,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逐步让孩子适应早睡、早起的生活,让他们养成按时起床、吃早饭、洗漱等生活习惯。同时,要知道整理自己的仪表,注意保持仪表整洁。会动手整理好自己的书包、书桌及铅笔盒等。同时,在饮食习惯上,孩子需要从在幼儿园吃早餐过渡到在家吃早餐,因此家长需要为此付出更多努力。时间要固定,让孩子养成定时早餐的习惯。

  5、物质准备:文具别太多

  物质准备是指为孩子购买必要的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像书包、文具盒、尺子、铅笔、橡皮、彩笔等。家长在准备时,不用过于追求样式和数量,够用就行。如铅笔,可准备3支即可。家长要向孩子介绍各种学习用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特别是橡皮的用法,告诉孩子不能过于依赖橡皮,应该想好了再写。另外,还要让孩子懂得爱惜所有学习用品。同时,服装鞋帽等生活用品,应一切以舒适、简单、实用为主。

5宝宝几岁上幼儿园好

  专家分析:

  多角度综合考虑宝宝入园时机

  目前社会上还没有任何机构证明宝宝何时入园更科学、更合适,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综合考虑,做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结论。从父母的角度来考虑:父母应具备送宝宝上幼儿园的心态。当为宝宝选定一家幼儿园,送宝宝上幼儿园时,父母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安排好接送宝宝的时间。尤其是家中的老人,更要安排好自己的业余生活,不至于不看护宝宝,自己空虚,时不时打电话问宝宝在园情况或者到幼儿园看宝宝。成人的心理没调节好,将影响宝宝的入园情绪,也干扰老师的正常教学。

  从幼儿园的角度来考虑:幼儿园是教育机构,不是看护机构

  幼儿园是教育机构,主要对宝宝起到教育的目的。如果是2岁以下的宝宝,主要是以看护为主,而幼儿园的教师大多比较年轻,有很多是没有孩子的,因此看护的经验不足。有时孩子拉了、尿了、衣襟湿了,老师缺乏看护宝宝的敏感性,不能及时发现,对宝宝的生活照顾难免不够周全。

  从家庭来考虑:有些家庭环境不利宝宝更好地成长

  如果家庭中是隔辈带宝宝,老人比较娇惯孩子,不能正确指出宝宝的缺点和不足,将影响宝宝对是非的辨别能力,不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这时,最好送宝宝到幼儿园接受正规的教育。

  有的家庭是保姆带宝宝,教育的方法及观念都比较落后,保姆的文化素质低,这样会影响宝宝的个性发展。因此适合早送宝宝去幼儿园。有的家庭是全职妈妈带宝宝,家庭成员比较简单,宝宝缺乏必要的交往,比较孤独,这样的家庭也适合让宝宝上幼儿园。

  从宝宝的角度来考虑:宝宝的生理及心理条件都具备

  宝宝到了2岁,开始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他开始喜欢社会交往,同时宝宝也能独立行走,语言能力也有很大提高,能听明白日常用语。他的控制能力具备,协调性也非常好。这时送宝宝去幼儿园,不会给幼儿园老师带来过大的工作压力,宝宝入园时机比较成熟。

相关资讯
目录 置顶
目录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