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西院 > 风湿病学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风湿病学科简介

仁济医院风湿病学科成立于1979年,1994年进入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1999年进入“211工程”科研课题建设重点项目——医学免疫学的临床医学领域。2000年创建成为国内个现代化风湿病学研究所。2002年经上海市卫生局批准成立上海市风湿病学临床医学中心,同年进入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通过二十几年的建设,仁济医院风湿病学科已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学科。本中心在国内外风湿病学界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是中华风湿病学会的副主任单位,上海风湿病学会主任单位。学科带头人陈顺乐担任第10届亚太地区抗风湿病学会联盟主席、抗风湿病学会联盟常委、美国风湿病学院(ACR)顾问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副会长。本科现有临床医师22人(平均年龄35岁),正5名、副7名,其中包括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6名,中青年医师中硕士以上学位16人,占80%。近五年来在医教研方面亦取得了新的成绩。风湿病学科病房从原先的22张床位扩建至50张,中心成立了4个功能部门,即临床医疗、实验研究、快速诊断中心和康复中心,简称CRRR。收治病人数逐年增加,其中65.4%以上的住院病人为外省市及海外患者。门诊量也呈上升趋势,外地病人占50%以上,除祖国大陆外,还有部分病人来自英国、法国、土耳其、日本、印尼、美国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地的患者。由于风湿病学临床医学中心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增长,门诊及住院病人中很多为其他省市的疑难和危重病人。通过我们应用先进的免疫基因学诊断方法和高度个体化治疗方案,严重疾病死亡率由8%下降到1.95%。为方便患者就诊,我科设立了独立的专科门诊,门诊面积显著扩大,就诊条件改善,设立全天候门诊。门诊次数明显增加,门诊量以每年20%速度递增。风湿病是内科中的边缘学科,临床研究常需多学科合作,因此创立“GROPEC”合作组,目标是联合风湿病相关学科,对世界性的疑难问题协作攻关和带动学科群的发展。已经与妇产科、放射科)、骨科、儿科、内分泌科和心内科共同探讨合作课题。我科获得多项科研基金资助,1999-2004年共申请课题18项,“红斑狼疮疾病相关基因鉴定及功能研究”入选863课题,“16号染色体上狼疮发病相关基因研究”等4项课题获自然科学基金,市级项目13项。5年共发表论文98篇,其中核心期刊:60篇,SCI收录6篇。“红斑狼疮Th细胞差异分化的分子基础及临床意义”获上海医学科技二等奖和上海科技进步三等奖。“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分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和卫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已经出版《风湿病疑难问题》和即将出版《系统性红斑狼疮》和《风湿病学》三本参考书;已出版《Arthritis&Rheumatism》(中文版)和《关节炎之窗》、《乐博施知音》两本病友会杂志;五年来主办了一些全国性会议和会议:华夏风湿病会议(1999)、APLAR第九届风湿病学术会议(2000)(陈顺乐任科学委员会主席)、中法风湿病学术研讨会(2001)、届上海风湿病学术会议(2002)和上海红斑狼疮学术研讨会(2004),我科将在2004年10月召开“法中风湿病学术研讨会”,在11月将召开“中荷风湿病学术研讨会”,2004年5月申办2007年上海第八届红斑狼疮会议获得成功。我科培养研究生40余名,五年来共培训来自全国各地进修医生百余名,成为风湿病学人才培训基地。我科还长期与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以及日本等相关研究机构保持长期课题交流合作。目前本学科在上被普遍认为是亚太地区SLE研究的领头单位和风湿病学研究有一定声望的学术机构。全科医务人员积极参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全科树立“一切为了患者”的理念,曾被评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文明科室”,“仁济医院先进集体”,2001年“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历任科主任:陈顺乐、顾越英、鲍春德。

*科室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信息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