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走路累

2022-11-08 10:11:55

李宏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平足是指足弓降低或消失,足部的弹性减少或消失,站立时足弓塌陷,内缘接近于地面。长期站立或走路会脚痛,足部形态异常、肌肉萎缩、韧带挛缩造成足弓塌陷或弹性消失。足弓由跗骨、跖骨以及足底韧带、肌腱等共同构成,它的作用非常重要,富有弹性,使脚站在地面更加稳固,有利于人体平衡和进行各种活动。

当人在直立姿势时,正常人的足弓可以缓冲震荡,保护足底重要神经、血管、肌腱等组织,但是扁平足的人没有足弓或足弓很低,这就导致他们足底的弹性变差,没有弹性的足弓对身体重力下传和地面反弹力间的节奏缓冲作用,就不能保护足底的重要组织,使足底直接接触地面导致足底的血管和神经受到压迫,所以扁平足患者在站立久了或长途跋涉之后会感觉脚部疼痛。

足弓塌陷在临床上表现为几个方面:1.疼痛,多位于足底内侧,常伴有逐渐加重的现象;2.肿胀,多为疼痛关节处肿胀;3.步态异常,患者长时间走路会导致足部疼痛,行走能力下降,如“外八字”;4.严重的出现平足畸形。

内侧足弓下陷会影响步姿;足弓失去弹性易感疲劳疼痛,不能久走,走路很容易跌倒;长期扁平足会引起足部韧带拉扯,容易引发足底筋膜炎、小腿痛、膝痛及腰痛;脚后跟外翻会导致功能性长短腿。脚的功能只为承受体重站立行走,这两个方面都受到力的作用,很多足部疾病都因受力不科学引发,一般通过科学的矫正就能治疗,根据病因正确治疗,用科学的矫正方法来改善足部的受力。

平足可以通过矫正进行治疗,早期发现、积极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青少年多对足内、外肌进行锻炼,同时选择具有矫正作用的鞋子以及避免长时间的行走站立,平时多做适当的弹跳性运动,增强小腿及足底的肌肉,合理饮食对平足症的治疗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