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2个月宝宝肠痉挛的症状 宝宝不停哭闹要警惕

2024-06-08 11:16:43

刘正新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稚嫩的婴儿身体各方面都还没有发育完全,尤其是肠胃功能有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当孩子莫名其妙的啼哭,并且一直没有停的时候,家长就要怀疑是不是肠痉挛引起的。肠痉挛是婴儿最容易出现的急性肠胃问题,因为婴儿的平滑肌经常会收缩得过于强烈从而引起阵痛。那么,一两岁的宝宝发生肠痉挛之后会有什么症状呢?

肠痉挛发生的第一时间就会产生疼痛,一阵一阵剧烈的疼痛会让宝宝不停哭闹。有的父母会觉得哭闹可能是饿了或者是尿不湿应该换了,所以需要排除这些可能的因素。在安抚宝宝一段时间后,还是会大声哭闹,而且找不到原因。那就得抚摸抚摸宝宝的腹部,看看宝宝的腹部有没有隆起肿胀。

如果大声哭闹的时候发觉孩子腹部也微微发胀的话,可以轻轻的按压肚子和胃部,这个时候就能听到一股气从肠胃中排出。肠痉挛的典型症状就是这样,它可以引起腹部的肿胀和胀气,让气体在肚子中堵塞不能排出,从而产生痉挛。绝大多数的宝宝可以在自我排气或者大便后缓解肠痉挛的症状,随后恢复。

比较严重的肠痉挛症状一般常见为婴儿的呕吐,脸色通红,哭闹中伴随孩子的双脚乱踢,稍微大一点的宝宝还会到处翻滚。由于小孩子还没有学会说话,不能把自己的疼痛说出口只能通过运动的方式来表达。所以一定要根据孩子动作的强烈程度来观察肠痉挛是不是真的严重。如果真的很严重还是需要就医的。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中心,保护好孩子的身体健康是我们作为父母的责任。肠痉挛是小孩子非常常见的疾病,在孩子长大发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多少少经历到。所以,当孩子出现了持续异常反应的时候,父母们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发现,像肠痉挛这样的问题只要发现后马上干预进行调理,是不需要吃药治疗就能恢复的。

肠痉挛健康指南
肠痉挛拉完屎还疼怎么回事
  拉屎是指排便,肠痉挛排完便还疼可能是胃肠功能紊乱、急性胃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肠息肉等原因引起的,需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   1、胃肠功能紊乱:一般是精神痉挛或肠道感染等因素引起的,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容易引起肠胀气,从而出现肠痉挛以及腹痛,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药物治疗。   2、急性胃肠炎:可能是细菌感染或吃了不卫生的食物引起的,会导致肠道出现炎症反应,从而引起肠痉挛、腹痛或者腹泻等现象,需要根据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溃疡性结肠炎:通常是遗传或者肠道感染等因素引起的,在病情发作期间,有可能会出现腹泻,还会引起粘液脓血便以及腹痛,可以根据医嘱服用阿奇霉素肠溶片、蒙脱石散等药物进行治疗。   4、细菌性痢疾:一般是志贺菌感染引起的,可能会引起里急后重或者腹痛、腹泻,排便后会引起肠痉挛引起疼痛,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奇霉素片、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肠息肉:可能是遗传或者炎症刺激所致,会引起肠痉挛,从而引起腹痛或者大便习惯改变,需要通过内镜手术治疗。   治疗期间要注意控制饮食,饮食可以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或者面条。...
肠痉挛后背疼痛是什么原因
  肠痉挛后背疼痛可能是过度劳累、腹部着凉、胃炎、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等原因所导致的,需要及时就医,根据引起的原因采取对症的方式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1、过度劳累:长时间的从事一些过重的体力劳动,就会导致机体处于疲劳状态,会诱发肠痉挛发生,肠痉挛发生之后就会导致后背受到牵连引起疼痛,一般适当的休息后,可自行恢复。   2、腹部着凉:要做好腹部的保暖工作,导致腹部着凉,会引起肠痉挛,疼痛剧烈就会出现食欲下降、后背疼痛,可以使用热水袋对局部热敷,能够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也可以缓解疼痛的症状。   3、胃炎:是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引起的,发病之后就会刺激到肠道部位,促使肠道强烈的收缩,从而会引起肠痉挛,间接导致后背疼痛,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治疗。   4、急性胃肠炎:可能是受到细菌感染的因素所导致的,在炎症因子的反复刺激下肠道就会出现痉挛,少数患者会有后背疼痛的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罗红霉素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治疗,能够起到消炎效果。   5、急性阑尾炎:可能跟不规律的饮食有密切关系,会导致阑尾的部位受到炎症刺激,引起患者出现腹痛、腹泻、发热等。如果发热比较严重,体内代谢会异常,引起后背疼痛,需要尽早通过腹腔镜手术切除的方式改善。   日常生活中,注意清淡饮食,以流体和半流体的食物为主,如小米粥、面条等。如果症状长时间得不到改善,需要及时的到医院诊断治疗,避免影响到病情恢复。...
晚上痉挛性肠绞痛怎么办
  痉挛性肠绞痛一般指肠痉挛。晚上缓解肠痉挛的方法有改变体位、热敷、合理饮食、注意排便、药物治疗等。如果症状严重或频繁发作,建议及时就医诊治。具体详情如下:   1、改变体位:当发生肠痉挛时,可以尝试改变体位,可以减轻肠胃的压力和疼痛。这是因为不同的体位会对肠胃的血液循环和肠胃蠕动产生不同的影响,选择适合自己的体位可以缓解疼痛。   2、热敷:腹部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进行热敷,有助于放松肠道,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肠痉挛。   3、合理饮食:避免进食辛辣、油腻、酸甜等刺激性食物,多吃高纤维食物,如玉米、芹菜等,以免加重肠胃不适,多喝温水帮助消化,缓解肠痉挛。   4、注意排便:便秘会增加肠道内的压力,引起胃肠痉挛,保持定时排便顺畅,可对肠痉挛起到缓解作用。   5、药物治疗:如果疼痛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开塞露、消旋山莨菪碱片、 匹维溴铵片等药物,缓解肠痉挛和不适,但切勿私自用药。   当发生肠痉挛时,可以尝试以上措施缓解疼痛,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果症状持续严重或频繁发作,建议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肠痉挛和肠道痉挛是一回事吗
  肠痉挛和肠道痉挛是一回事,肠道痉挛的专业术语就是肠痉挛。   肠道痉挛可能是由于肠道生理因素引起,例如消化道蠕动的不协调,胃肠道对食物过度敏感,导致肠道肌肉的过度收缩,形成痉挛。   肠痉挛的主要症状之一是腹痛,是阵发性的、剧烈的,并伴有强烈的不适感。   对于肠痉挛的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建议下使用抗痉挛药物如硫酸阿托品片、颠茄片、消旋山莨菪碱片等,以调节肠道平滑肌活动。   需要注意,肠痉挛是一种复杂的肠道功能紊乱疾病,如果怀疑患有肠痉挛,应尽早就医,以便进行详细的检查,确诊病情后对症治疗。...
八个月婴儿肠痉挛怎么缓解
  八个月婴儿肠痉挛可通过安抚情绪、日常调理、热敷、按摩、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安抚情绪:婴儿出现肠痉挛时,有的可能和情绪波动过大,导致胃肠道蠕动加快有关。家长可通过拍背部等方式缓解婴儿情绪。   2、日常调理:婴儿肠痉挛有的和受到食物过敏影响有关,特别是母乳喂养,宝妈一定要注意合理饮食,不要吃过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及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可给婴儿喝温开水,适量增减衣物,避免腹部受凉。   3、热敷:肠痉挛时家长可用热毛巾热敷婴儿腹部,这样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   4、按摩:婴儿肠痉挛可通过按摩缓解。家长可按顺时针按摩婴儿腹部,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减轻不适。   5、药物治疗:如婴儿肠痉挛较严重的,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遵医嘱服用解痉药物,如颠茄片等。   平时家长要注意婴儿饮食健康,尽量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可适当根据婴儿的月龄吃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或者是生冷寒凉类食物。...
肠痉挛会引起大便不成型吗
  肠痉挛是否会引起大便不成型,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判断,不能一概而论。如果病情不严重,一般不会引起大便不成形,若是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引起大便不成形,建议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肠痉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出现强烈收缩引起的阵发性腹痛,通常会持续在3~5分钟,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可能不会引起大便不成形。   如果肠痉挛患者腹部受到寒凉刺激,可能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大量毒素在肠道内堆积,容易出现大便不成形、排便排气异常等症状。   日常生活中合理调整饮食习惯,适量食用易消化的食物,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