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住院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方式

2017-09-27 19:39:47

李新建 副主任医师 余干县中医院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目前此病临床上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大、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加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等为主要的特征。随着医学的发展,本病作为常见病受到医学界重视,但其症状与体征变化经常出现变化,并且患者的症状多样化,因此临床上出现的不典型性给诊断治疗带来困难。目前国内外学者不断摸索改进实验室诊断方法,寻找新的检测项目,以求早期诊断,合理治疗。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LM)具体来说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一般在小儿时期最为常见。主要由EB病毒引起,血液中出现大量异常淋巴细胞,血清中可出现嗜异性凝集素及EB病毒特异性抗体,6岁以下幼儿常表现轻症,甚至隐性感染。

本病通常具有自限性的特征,如果患者没有并发症,一般来说患者的预后比较良好,因此疾病的病程约1-2周,但也可反复,少数患者恢复缓慢,可达数周甚至数月之久。目前本病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有的医生对于本病主张急性期应呼吸道隔离,其呼吸道分泌物宜用漂白粉、氯胺或煮沸消毒,但也有认为隔离病人并无必要。本病免疫预防尚在探索中。这个病一般不严重,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具有自限性,只要没有并发症不进行治疗病程也不会超过3周的。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一般在初期不严重的,此病由于主要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具有自限性,通常是小孩子得的比较多,成人一般病情较轻,主要表现就是发热,全身淋巴结肿大,血常规检查异淋超过10%是确诊指标。国内外正在研制EB病毒疫苗,将来除可用以预防本病外,尚考虑用于EBV感染的相关的儿童恶性淋巴瘤和鼻咽癌的免疫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