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潜伏期 了解登革热的症状

2017-09-24 00:03:41

陈新灿 主治医师 滨州市中心医院

患有登革热会存在三到十四天的潜伏期,平均为七天左右,患者在潜伏期的期间并不会有十分明显的症状产生。在临床上,将登革热分为轻型、典型和重型。登革热潜伏期过后,患者会突然就的发病,体温会达到四十度左右,这样的情况会持续一周左右。

在一周之后登革热患者的体温会恢复正常。儿童患有登革热的起病是比较缓的,热度也比较低,常常会伴有头部疼痛、肌肉疼痛、背部疼痛以及眼眶疼痛等情况出现。部分患者则会产生食欲减退、腹部疼痛、恶心呕吐、消化道异常等情况出现。

登革热的患者在患病的期间还会出现皮疹,皮疹常见于脚底和躯干,部分的患者也可见于面部,一般在三日左右,皮疹的情况会消退。病情严重的登革热患者还会有出血的情况产生,全身的淋巴结也会出现轻度肿大,个别的患者会有黄疸。

对于登革热这样的疾病来说,坚持积极坚持及时治疗的原则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检查登革热的常规方法包括周围血象检查、尿常规检查、病毒分离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查、病毒核酸检测等。

登革热并无确切的治疗方法,大多数患者进行的都是对症治疗,要降低患者的体温,还需要止血,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要认识的听取医生的意见,并且要积极与医生配合,这样治疗效果才会更加明显。

引发登革热产生的原因也是十分复杂的,该疾病的病原体为黄病毒素,这个病毒会经过病毒来传播。目前登革热的发病率还是很高的,因此在平时人们需要注意增强自己身体的抵抗能力,切断传播病毒的途径,才能够将患病的几率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