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学走路脚尖着地什么原因?

2022-12-29 23:29:36

尚西亮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在宝宝开始学站立的时候,通常是很难站稳的,这是由宝宝脆弱的身体条件决定的,也可能和宝宝站立的方法不对,比如有的宝宝总是用脚尖着地站立,就连成年人都很难使用脚尖站稳,所以宝宝经常用脚尖着地的话,肯定很难站稳,接下来走路也会不正常,即便平常走路也会经常摔倒。这时候父母们别太着急,可能是孩子还没有到真正站立的时候,所以不要勉强孩子站立,要顺应宝宝的生理发展,同时要正确训练宝宝站立以及学走路。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宝宝总是脚尖着地的呢?

为什么宝宝脚尖着地?

婴儿出生后下肢伸肌张力高于屈肌,所以小婴儿站立初期会脚尖着地。对于脚尖着地时,都不建议孩子站立,以免肌肉和骨骼发育出现问题,再有也不利于正常走路。对于已经超过一岁的幼儿仍然存在脚尖着地现象,应该看神经科医生,说明下肢肌张力过高,寻找原因并采取积极康复治疗。

婴儿站立时脚尖着地不要扶站

只要婴儿站立时脚尖着地,就说明婴儿还不会站,也还不能站,就不应扶着婴儿站立,否则对其腿部发育不利。坐、站、走等大运动,本身是水到渠成的发育过程,家长不应干预。“训练”孩子坐、站、走,会违背了正常发育过程,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鼓励婴儿趴着、爬行,是大运动发育的基础。

婴儿能够自行站立的前提:

1.骨骼发育,脊柱出现颈前屈、胸后曲、腰前屈,一般需至少9~10个月;

2.肌肉发育,婴儿会从趴着抬头、翻身、到自行爬或坐,也要8~9个月的时间。

如果骨骼和肌肉发育未达到满足站立的前提,而人为托着孩子的腋下站立,甚至蹦跳,对婴儿脊柱和下肢发育不利。

对于孩子的站立,应关注:

1.不能大人扶着孩子站;

2.孩子自己扶着站时,脚跟已能轻松着地,就像照片的小朋友一样;

3.站立时只是脚尖着地,应尽可能制止,否则对下肢发育不利;

4.在不能脚跟着地站立前,不鼓励孩子行走,更不应使用学步车;

5.不应让还不会站立的孩子在大人身上蹦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