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月宝宝学走路好吗

2024-06-25 13:23:05

曾洁敏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通常都说小孩子先会说话后会走路比较好,妈妈们让孩子走路之前最好多让宝宝练习爬行,宝宝学会了爬行才能学会走路,这样有利于智力的发展,那么究竟宝宝什么时候学会走路呢?

正常情况下,6个月的孩子,可以自行翻身,自已能稍坐一会儿,大人扶着腋下有迈步的动作;到7个月时,小儿开始会爬行;8个月时小儿爬行已较灵活;9~10个月的小儿逐步会站立,扶着东西可蹒跚地走步;到1岁时可以独立走步。有的小儿运动功能的发育可能比以上规律稍早些或稍晚些。

为了婴儿的健康成长,不要过早地学走路。婴儿时期的生理特点,骨骼中的胶质多,钙质少,骨骼柔软,容易变形,尤其是下肢肌肉和保持足弓的小肌肉群发育还不完整。如果过早地让小儿学走路,身体的重量必然会加重脊柱和下肢的负担,时间长了容易使脊柱和下肢变形,形成驼背、“x型腿”和“0”型腿,影响了体形的健美,还容易形成扁平足。

父母一定要根据婴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发育情况,适当掌握婴儿的走路时间,切不要操之过急。

一般来说满十个月时,宝宝就能独自站一会儿,能迅速向前爬。满十一个月时,宝宝就能站得很稳,大人牵两只手就能走两步。满十二个月时,宝宝不用扶都可以自己站稳走几步。从独站到独走大约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都有自己的轨道,家长在评估的时候必须考虑个体的不同,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科学证明,宝宝一岁以后学习走路才是最佳时机。因为一岁以前宝宝的骨骼处于发育期,如果让宝宝过早学走路会造成宝宝骨骼变形。一岁以后宝宝的骨骼的发育基本完整,再有现在的孩子营养都比较好,比较胖,宝宝学太早走路会对腿部造成一定的压力,影响了腿的发育,尤其是女宝宝,如果出现罗圈腿可不好看的哦!

其实宝宝在刚开始走路的时候都是不敢迈步的,他们会确定自己能站得很稳之后才会小心翼翼的开始迈出第一步,之后走路姿势可能会各种摇摆,这时候家长需要在旁边注意看护,如果刚开始就摔得很厉害,宝宝就会畏惧走路,就需要花费更长时间来克服恐惧感。

在宝宝学走路期间,爸爸妈妈们还要注意:在宝宝学走路初期最好扶着宝宝腋下练习行走,应该避免用手抓着孩子的手。万一宝宝要摔跤,妈妈不能大力拽宝宝,因为用力过度会将宝宝胳膊拽脱臼,要等孩子已经可以自己扶着东西行走时,再抓着宝宝的手走。

有一些小窍门可以帮助宝宝开始走路哦。

1、让宝宝独立站着

2。当宝宝有迈步意向的时候,家长用手在背后扶着宝宝让他保持平衡的向前走

3、让宝宝扶着墙或者扶着自己慢慢移动

4、爸爸和妈妈之间相距4-5步,让宝宝从这个方向走到另一个方向

宝宝也不宜过早学走路,会影响腿型和步态,宝宝过早地学站立、走路,下肢、脊柱骨质柔软脆弱而难以承受超负荷的体重,尤其较为肥胖的宝宝,不仅容易疲劳,还可使骨骼弯曲、变形,出现“O”形腿或“X”形腿,宝宝行走时,为了防止跌倒,两腿需扩大角度分得更开,影响了正常的步态,时间一长,便会形成“八字步”,还会影响未来的身高,损害视力发展。

现在爸爸妈妈们应该都了解了吧,一岁才是宝宝学习走路的最佳时机,在正确的时机用正确的方式教宝宝走路,让宝宝学习、发育两不误,当宝宝学会走路以后,爸爸妈妈也要注意保护宝宝的安全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