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是什么病, 出现这些异样后要警惕

2024-07-17 12:27:30

张小倩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氏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由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脑部病变为主的疾病。虽然这种疾病在中国比较少见,但是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加大了遗传的几率。这种疾病由于体内铜含量过多,无法排谢而导致的。由于有些地区空气、水、土壤中的铜污染比较严重,被摄入后,无法及时排出,在体内日积月累,到了一定的量有可能引发肝豆核变性疾病!

日常生活小细节警惕肝豆状核变性,当你或者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以下小异样时,有必要提高警惕:

1.肌肉容易僵硬,且会有轻微的颤拦

2.面部不自主的扭动,四肢则运动不规则,经常舞动四肢

3.有意识但不清、言语错乱,讲话不清,同时伴有轻微的挨肩颤抖等症状

4.骨关节变僵硬,容易控制论摔倒,四肢近端肌肉无力、肌萎缩

“肝豆核变性”一般少年时发病,并且易于其他肝病混淆

1. 通常约5~10岁发病由于肝脏内铜离子沉积达超饱和,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即腹型肝豆状核变性。

多表现为:全身倦怠、嗜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部膨胀及高度黄疸,病情迅速恶化,多于一周至一月左右死亡。

2.有些患者在5~10岁之间,有以下的症状:出现过黄疸、短期谷丙转氨酶增高或轻度腹水,但不久迅速恢复。

数年后当神经症状出现时,肝脏有可能轻度肿大,肝功能轻度损害或正常范围,但B超检查已有不同程度损害。

3.少儿期缓慢进行食欲不振、轻度黄疸、肝脏肿大和腹水,酷似肝硬化的表现。

随着时间的增长,消化系统会日益加重,而渐渐出现震颤、肌僵直等神经症状。

神经症状一旦出现,肝症状迅速恶化,多于几周至2~3月内陷入肝昏迷。

4.部分青少年患者可表现缓慢的脾脏肿大,并引致贫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脾功能亢进的症状。

如何预防肝豆状核变性?

首先要调整自己的饮食,少摄入含铜量高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鱼虾海鲜和坚果等含铜量高的食物,不宜食,可以多食含锌量高的食物。平时也可以补点含硒的片剂!如硒麦芽五味子片、养肝片等可以加快肝脏排毒,代谢脂肪等。

其次,父母应避免近亲结婚,有家族中有得过此病的人群,最好每年到医院做相关的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另外,在准备生育前最好能进行检测,预防该疾病的遗传。

肝豆状核变性健康指南
肝豆状核变性能结婚吗 什么是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又叫做肝十二指肠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多发生于青少年之间,是先天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导致的代谢不能正常进行,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造成的肝硬化和以基底节为主的脑部变性疾病。 越早发现并且越早治疗才是正确的选择。...
肝豆状核变性最常见的受累器官是什么?
肝豆状核变性最常见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与地理环境、饮食结构、基因突变在不同组织的表...
肝豆状核变性的病因是什么 介绍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
肝豆状核变性是神经疾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在临床上,肝豆状核变性的症状主要有锥体外系损害、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和肌张力障碍等。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对症治疗等,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肝豆状核变性是遗传病吗 肝豆状核变性概述
肝豆状核变性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本病又称之为威尔逊病,是英国学者首先发现,表现为脑部基底节的病变和肝脏病变。患者最早在五岁左右发病,以椎体外系症状为主要表现,有时会伴随有脾大,甚至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症状。...
肝豆状核变性能活几年呢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它会导致患者出现铜代谢障碍,并且还会诱发肝硬化以及基底节损害为主的脑变性疾病,从而严重的危害身体健康。所以很多患者得了这种疾病之后会非常担心,生怕自己的寿命会受到影响,这就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心态,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
肝豆状核变性能治好吗 了解疾病患病症状
肝豆状核变性属于一种隐形遗传染色体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该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的提升。患有肝豆状核变性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大,面对肝豆状核变性这类疾病一定要多多的关注,发现了患病要及时治疗。...
肝豆状核变性用药方案
青霉胺片
肝豆状核变性主要是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脏及脑损伤的疾病,而青霉胺为治疗本...
葡萄糖酸锌胶囊
葡萄糖酸锌通过抑制铜在肠道的吸收,促进铜从粪便排出体外,减少铜在肝脏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