腭肌阵挛的定义和临床表现

2022-12-28 07:54:06

何刚迅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腭肌阵挛主要是发生在咽喉部的疾病,和大家想象的不一样,腭肌阵挛具体有怎样的临床表现和该有什么样的治疗?以下是一些相关的介绍:

腭肌阵挛腭肌阵挛是一种少见病,主要表现为咽喉部发紧,鼻内窥镜下可见腭部肌肉有规律地抽搐,病因可能为血管压迫或其它变性疾病所致。

病因:De Jong(1967)提出以下学说::当血管性、赘生性、炎性或变性等病变累及橄榄-齿状-红核-后脑径路(olivo-dento-rubro- metencephalic-pathways)、橄榄-小脑束(olivo-cerebellum)、中央盖束(central tegmental tracks)、小脑、脑干等部位时均可引起腭肌阵挛。Mac Kinnon(1968)提出:多发性硬化症、椎动脉瘤侵犯脑干、小脑肿瘤、脑炎、创伤、梅毒、疟疾、家族遗传性震颤、椎基底动脉缺血及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等情况下均可成为腭肌阵孪之病因。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杨治权临床表现:

咽喉部发紧。腭部肌群单侧或双侧节律性收缩,频率每分钟50-240次,有时波及咽弓及咽侧壁,少数病例还可延及咽、喉、眼及横隔,称之为腭-咽-喉-眼-横隔肌阵挛伴耳鸣,呈“咔哒”声,与脉搏不一致,无明显规律可伴有焦虑、紧张、抑郁等精神症状。

可伴面部、咽喉、颈及肩臂的痛性抽搐,这种疼痛用卡马西平、大仑丁等有效。

专科体检: 在隔音情况下,用听管可听见左耳有“咔哒”声,患者可自控使耳鸣暂时停止。纤维鼻咽镜下检查可发现软腭、咽弓、咽后壁及鼻咽侧壁有节律性的肌肉收缩,与耳鸣频率相同。

治疗:

药物治疗:肉毒素腭肌注射可暂缓解,解痉药物亦可缓解手术治疗:

微血管减压术,Meyer发现两例这样的病人存在椎动脉压迫下橄榄,行减压术后症状消失。属于针对病因的手术,无后遗症腭帆张肌肌腱切断术及腭帆提肌部分松解术。为毁损手术,可留有咽喉部肌肉瘫痪。

肌性:最常见的为腭肌阵挛,耳鸣为与肌阵挛同步的咔哒声。常自发消失。中耳肌阵挛所致耳鸣可出现于眨眼时,也见于声刺激或耳廓皮肤刺激致镫骨肌收缩出现。咽鼓管开放或关闭也可出现喀哒声耳鸣,颞颌关节异常时张闭口也可出现喀哒声。

【临床表现】

多见于成人,起病缓慢。肌阵挛为间歇发作、不随意而有节律地收缩运动,每分钟可十次至百余次,患者本人及他人都可听到咯咯声响。软腭、喉、口底、横膈等病位的收缩为双侧性,但胸锁乳突肌和面肌为单侧性。咽肌收缩使软腭上下运动引起咽鼓管开闭则有他觉性耳鸣。肌阵挛不受脉搏、呼吸的影响,在吞咽或发间时可暂时抑制阵挛。

为了保护我们的咽喉能正常的工作,我们要时刻的工作着它的健康问题,不要马马虎虎的对待,否则一旦酿成严重的后果,那遭受伤害的事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