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3 23:28:54
直肠类癌通常生长缓慢像良性肿瘤一样转移的危险与原发肿瘤的大小有关。直肠类癌在早期是可治的采取手术与肿瘤生物治疗技术五年生存率多可达99%以上。那么类癌长在直肠上的病情最轻吗,下面随小编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直肠类癌。
直肠类癌又称嗜银细胞瘤发生于肠黏膜腺体的嗜银细胞约占消化道类癌的17%-25%。在肠镜下呈灰白色或黄色质地硬隆起型黏膜及黏膜下肿物。本病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多呈局部性浸润性生长而少有转移并能分泌5-HT从而引起“类癌综合征”其典型症状为腹泻、潮红、气喘、紫绀和右心瓣膜病。
直肠类癌的症状有哪些呢
1.我们要知道直肠类癌的症状缺乏特殊征象诊断颇为困难。临床上往往被忽略或误诊为阑尾炎、克隆病、肠癌等疾病。当类癌瘤出现类癌综合征时诊断较易。典型者表现为皮肤潮红、腹泻、腹痛、哮喘、右心瓣膜病变和肝肿大等。血清5-HT含量增加和尿中5-HIAA排出增多对诊断有意义如超过261.5~523μmol/24h诊断即可成立。肿瘤的组织学检查可获得确诊。
2.直肠类癌的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小类癌可无症状多在直肠指检或手术中意外发现。
3.直肠类癌的症状多发生黏膜下层及黏膜深层多呈微黄色或灰黄色表面光滑完整、边界清楚、质硬体积一般较小多数直径在1.5cm以下偶见大于数厘米者。
4.部分病例仅表现为黏膜下局限性增厚扁平和略凹状的斑块。或呈息肉样病变。可以直接浸润生长也可经淋巴系统或血行转移。
5.随着肿瘤进展可出现腹部不适腹泻、便秘、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腹部包块低位肠梗阻及转移症状等。
诊断
类癌确诊主要依据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分析。镜下观察瘤细胞形态较一致多为小圆形或多角形包含致密的神经内分泌颗粒。因缺乏常见的恶性肿瘤标准镜下良性和恶性之间很难鉴别。免疫组化分析是类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可靠手段嗜铬粒蛋白A(CgA)是神经内分泌颗粒基质的一种特殊成分为显示神经内分泌细胞敏感、特异性较强的标记物;Ki-67的阳性率对评估类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Ki-67的阳性率低表明直肠类癌增殖活性较低预后较好。
治疗
1.内镜下息肉切除术直肠类癌内镜下完全切除标准为基底无类癌组织残留各边缘0.2cm以上非类癌组织。
2.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肿瘤直径
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消化道较大的平坦病变、早期癌和黏膜下肿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经肛门内镜的显微手术(TEM)直肠类癌若肿瘤直径
5.根治切除术若肿瘤直径>2.0cm、有淋巴结转移、局部切除发现肌层有浸润、表面有明显溃疡、反复多次行局部切除或伴发其他肠道恶性肿瘤者应按直肠癌根治范围行根治性切除。
直肠类癌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直肠指诊及内镜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分析可确诊内镜下切除是一种效果确实的方法预后主要取决于早期发现、早期确诊及早期治疗。随着认识加深、医疗器械更新和技术发展直肠类癌的治疗效果和预后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