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低压怎么治疗 治颅内低压的几个方法详述

2022-08-22 22:34:58

汪雄杰 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颅内低血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这时应考虑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同时建议患者注意休息,然后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除了常规治疗,还要注意日常饮食,不要经常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那颅内低压如何治疗?应该考虑以患者的自身情况来决定。

第一、颅内低血压是由腰穿或腰麻引起的,有些可能是由严重脱水引起的。这都会导致过多的脑脊髓液流出,导致颅内压下降。在这样情况下,必须卧床休息,不要移动,否则会导致头痛加重。另外,要注意补液,一方面可以喝更多的水,也可以通过静脉输注使用生理盐水,从而促进脑脊液的产生,增加颅内压。

第二、一般来说,颅内低血压是由麻醉引起的,3-5天后即可逐渐恢复,症状可以消失。如果是由于脱水引起的,只要纠正体内的脱水状态,症状就会消失,颅压也会升高,但要通过腰穿来测量颅内压。如果颅内压下降得太厉害,治疗过程需要注意更多细节。

第三、常见的治疗方法是保持低头和高脚,多喝水,并在水中加一点盐。生理盐水可以静脉注射,每日注射量为1000至1500ml,一个疗程为3-5天。同时要使用麻黄碱、咖啡因、地塞米松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从而避免刺激脑脊液的情况产生。尤其是慢性脉络膜炎引发的颅内低压,还需要注射透明质酸酶。

颅内低血压的症状,在临床工作中,熬夜、情绪紧张和压力过大等,都会引起神经肌肉疼痛现象,这时积极对症治疗非常重要。因此,建议早期做颅脑磁共振检查和脊柱磁共振水成像,及时确认诊断结果。如果可以马上查明原因,才能减轻头痛和不适,给予足够的补液,补充麻地塞米松,都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