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旅行者腹泻的症状吗?

2024-06-13 11:06:56

刘正新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说到旅行者腹泻,大家可能都很好奇,大都会根据字面意思联想一下。其实,旅行者腹泻定义系指在旅行期间或旅行后,每天有3次或3次以上未成形粪,或未成形粪次数不定但伴有发热,腹痛或呕吐,甚至包括更多较轻微的、但足以影响商务日程或旅游计划的肠道紊乱。相信这是大家在外出旅游或者办公的时候都不愿意碰到的事吧,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它的起病原因。

 旅行者腹泻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DT的病因众多,目前认为DT并非由于气候,食物或水土等因素所致,绝大多数DT具有传染性,其病原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偶见原虫和蠕虫感染,近年来随着微生物学鉴定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应用,临床上又发现不少新的肠道病原体,但仍有20%~35%的腹泻患者未能检出病因,而被称为 “非特异性急性胃肠炎”,现将已知DT的主要病原体列举如下(表2)。

关于病原学各地报道不一,主要取决于当地流行的致病菌谱,流行菌(毒)株和当地人群的免疫状况,在全世界范围内,产毒性大肠埃希杆菌(ETEC)被认为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占40%~70%(图1),其高检出率尤以非洲和中美洲为甚,最近有报道称黏附-积聚性大肠杆菌(EAEC)在世界范围内是仅次于ETEC的旅行者腹泻的病原体,志贺菌属在世界范围内也相当常见,空肠弯曲菌则多见于前往亚洲的旅行者,虽然霍乱在印度次大陆和拉丁美洲是一种重要的腹泻性疾病,但它很少侵扰旅行者,泰国的气单胞菌属特别常见,在东南亚的沿海地区,副溶血弧菌比较多见,旅行者偶可因病毒,原虫和蠕虫的侵袭而发生腹泻,但三者加起来只占旅行者腹泻病因的10%~15%,国内有学者对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237例旅行者腹泻患者进行病原学及感染因素调查,共检出致泻菌14种118株,检出率为49.79%,以致病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杆菌及变形杆菌为主,分别占52.54% (62/118),16.95%(20/118)和13.56%(16/118),1999~2001年,西班牙巴塞罗那一所医院对863名旅游者腹泻病人进行调查,在18名病人中检出气单胞菌18份(2%),应引起人们重视,近年来病毒引起的DT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儿童和婴幼儿的DT,据估计约 70%系病毒感染所致,Dupont报告美国去墨西哥的留学生中DT的病原体轮状病毒占10%。

多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为10%~33%,泰国在35例DT中有33%病例检出2~4种病原体,其意义尚难确定,此外,尚有l0%~30%的病例未检出病原体,腹泻原因可能是饮食习惯的改变及非病原体因素。

(二)发病机制

细菌通过侵犯肠黏膜上皮细胞,引起肠道黏膜损伤,肠功能紊乱,而致腹泻及水,电解质紊乱,副溶血性弧菌产生的TDH和TRH,耶氏菌的耐热肠毒素和真菌产生的毒素则通过其靶器官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有的刺激肠壁神经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呕吐,有的引起发热,休克,神经系统症状及全身中毒性表现。

病理改变多数见于小肠,黏膜有充血,水肿,炎性渗出,坏死,糜烂,但大肠埃希杆菌可侵犯结肠,引起黏膜充血,水肿,出血,坏死,甚至有溃疡形成。

旅行者腹泻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引起旅行者腹泻的病原体可分为非侵袭性和侵袭性两类,霍乱,ETEC,EAEC,病毒及引起食物中毒的大多数细菌多属于非侵袭性病原体,由于病原体为非侵袭性,多无组织学变化,其感染主要在小肠,故其临床特征是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无发热或明显腹痛,腹泻为水样便,量多,不伴有里急后重,易导致失水与酸中毒,大便内无炎性细胞,病程一般较短,侵袭性病原体所致腹泻,肠道病变明显,可排出炎性渗出物,主要累及结肠,其临床特征是全身毒血症状较明显,有发热,腹痛和里急后重,腹泻多为黏液血便,或血性水便,便次多而量少,大便镜检时有大量脓细胞和红细胞,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弥漫性充血性炎症及浅表溃疡等,志贺菌,沙门菌,EIEC,产气荚膜杆菌,耶尔森菌,空肠弯曲菌和某些特殊的病毒性腹泻等均属此类型。

同一种病原体可有多种腹泻的发病机制参与,故其临床表现可重叠出现或先后出现(表3)。

旅游者腹泻经常发生于逗留在外埠的早期阶段,在热带地区,有62%病人发生在1周内,并以第3天发病率最高。

旅游者腹泻多为自限性,腹泻期通常短暂,在热带发生腹泻者的55%和北美的65%病人均在48h内停止腹泻,而在亚热带波动于42%~61%,所有热带旅游者腹泻期平均为(3.6±0.1)天(中间值为2.3天),而排稀便之平均期为(2.9±0.3)天(中间值为2天),不同地区间无显著差异,在北美,腹泻期平均为(2.9±0.5)天(中间值为1.8天),以上数值均指经各种治疗处理后的结果,在热带发生腹泻的3554名中有918名(26%)未经治疗,其平均病程为(4.1±0.2)天(中间值为2.4天),年龄较大者腹泻期显著缩短,30岁及以下者病期4.0~4.2天,30~39岁者为3.6天,39岁以上者病期为2.9~3.2天,而且主要表现在热带地区,病程较短者发病也较迟,性别或既往热带旅游史对其并无显著影响。

在临床上,如以腹泻次数作为来衡量其严重程度的话,旅游者腹泻通常较轻,75%以上的热带旅游性腹泻患者,每天腹泻不超过5次,热带地区为 (4.6±0.1)次,北美为(3.6±0.2)次,年龄间无差别,女性略多于男性,在同一地区旅游次数和旅游性质对腹泻次数无明显影响,而且在热带地区腹泻次数与病程长短之间未见显著相关性,水样便与不成形便仅提示后者往往出现在轻症患者而已,在妇女中和发病较高地点的腹泻患者,其腹绞痛症状发生率较高,探险性旅行者发生腹泻时伴有较多的发热症状。

临床上,排稀便并不单纯是功能性紊乱,其在症状上和病期上均与轻型旅游者腹泻相类似而无法加以区分,至于各地腹泻发病率,发病时间和病程长短上的差异,以及伴随症状,均与其特异的病原体有关。

血样泻见于10%~15%的旅行者腹泻病例,发热和腹痛常伴有痢疾,但对病因诊断来说指导意义不大,便溏,量少,并有黏液和血,这是主要侵袭结肠和远端回肠的痢疾性微生物的典型表现,尽管血样泻强烈提示存在侵袭性微生物(如空肠弯曲菌,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等),但在此类感染中并非一成不变,故不同病因间的临床差异是不可靠的。

持续性腹泻(表4)在旅行者中并不多见,如有发生可考虑蓝氏贾第鞭毛虫病,隐孢子虫病,环孢子虫病,可能还有类圆线虫病,持续性腹泻经彻底的检查后如仍未检出肠道病原体,则可能系由热带口炎腹泻引起,这种病通常见于到印度次大陆,东南亚部分地区和加勒比地区旅行的人员,在非洲极罕见,现已证实感染后可发生肠激惹综合征,并可在一次感染性事件发生后持续数月之久,多数为急性发病,但可能持续很久。

根据患者旅游地的流行病学史,发病季节,临床表现和大便性状易于做出临床诊断,同时必须判定有无脱水(程度和性质),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注意寻找病因。

1.DT的诊断程序

(1)准确收集流行病学资料:

①询问患者腹泻前饮食,饮水,起居与用药情况。

②了解患者既往疾病,大便习惯,工作及环境情况。

③查明患者所在地相同,同饮食者腹泻流行病学史。

④了解当地循环的致病菌谱,流行菌(毒)株和群体免疫状况。

(2)客观认识临床征象:重点把握下列临床资料:

①腹泻的起病方式与病程经过。

②腹泻的频率,性状及时间规律。

③腹泻的伴随症状与体征。

④腹部体征包括压痛,反跳痛,肠鸣音等。

⑤患者全身状况包括神志意识,血压,脉搏与皮肤弹性。

(3)合理选择辅助实验室检查:临床医生必须亲自并仔细地肉眼观察以了解腹泻患者的粪便性状与变化,而不是仅凭化验报告,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如粪便性状可决定病变部位:水样便,无里急后重,病变多在小肠;黏液便,病变多在结肠;黏液带果酱色血便,病变多在上段结肠;桃花红样脓血便,病变多在下段结肠;粪便表面带血或伴明显里急后重,病变多在直肠或末端结肠,粪便性状也可判断病变性质:水样便,无炎性细胞,病变多为非侵袭性;黏液脓血便,炎细胞甚多,病变多为侵袭性。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应该对旅行者腹泻它 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 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大家在生活中就应该多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感染病原体。

旅行者腹泻健康指南
你知道旅行者腹泻的症状吗?
  说到旅行者腹泻,大家可能都很好奇,大都会根据字面意思联想一下。其实,旅行者腹泻定义系指在旅行期间...
旅行者腹泻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近年来旅游成了一个时尚,那么有一种病也就悄然的走进我们的生活————旅行者腹泻(traveler...
旅行者腹泻引发的并发症
  出外旅行,身体遇到不适时,可能大家通常都会把这种不适当作是水土不服,也许自己吃个药就算了。而对疾...
如何预防旅行者腹泻?
  相信大家都会想要去旅游,即使是那些每天都宅在家里的宅男宅女们,因为旅游真的是一件享受又美好的事情...
怎样治疗旅行者腹泻?
  很多人都喜欢去旅行,可能是在本省旅游,可能是出省旅游,亦有可能是出国旅游。有的人去旅行是为了释放...
旅行者腹泻的治疗
旅行者腹泻是有的人旅行期间或旅行后出现的症状,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是因为水土不服或食物等造成的,其实不然...
旅行者腹泻用药方案
人参健脾丸
本品是很大众的品牌药,价格便宜,能有效的缓解腹泻,同时可改善饮食,本品...
复方黄连素片
本品是大众类治疗腹泻的消炎药,对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效果特别好,口服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