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为什么会患上O型腿

2014-10-11 17:59:10

桑红霞 副主任护师 山东国欣颐养集团肥城医院

O型腿会出现在任何人群身上,其中婴幼儿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类人群,这样会使得孩子的下肢变得畸形,不能在早期进行及时的矫正,之后会给孩子的正常发育带来严重的影响,可生活中很多家长不明白婴幼儿为什么会患上这个病?

O型腿往往是小儿得了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后引起的骨骼系统的变化--下肢畸形,见于小儿开始行走后,由于骨质软化及肌肉、关节松弛,两下肢常因负重而弯曲造成O型腿。下肢弯曲多发生于胫骨(近内侧的一根长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检查时,让小儿立位,O型腿时,两足跟靠拢,两膝关节间距离在3厘米以下为轻度,3-6厘米为中度,6厘米以上为重度。

1岁以下的婴儿,因为小腿内侧肌肉较薄,小腿外侧肌肉较厚,因此站立时两条小腿看上去有点“0”型,但事实上小儿的腿还是直的,只不过是一种错觉罢了。1岁左右的幼儿,两条腿可能略为弯曲,但临床没有佝偻病的表现,我们叫做生理性弯曲,这是因为1岁左右的幼儿刚开始学走路,下肢的负重能力有限,所以这只是暂时性的小腿弯曲。一般等到2-3岁时就能恢复正常,此时家长不必过于担心而组织幼儿行走。

如果O型腿症状较为严重,应该尽早进行有效的矫正,必要时可做手术,否则一旦等患者的骨骼发育定型,即使做手术也容易遗留不同程度的O型腿症状。

O型腿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不能给孩子及时的进行矫正,之后还会带来更为严重的伤害,因此最为家长,希望孩子能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观察,一旦发现孩子有什么不适的症状,还是要带孩子去正规的大医院进行及时的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