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30 08:04:36
躯体感觉障碍是顽固的神经类疾病,患者发病反复,且痛苦。由于发病原因在医学上无明确的规定,但根据临床经验可能表现为遗传因素、神经生理因素、神经心理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等。那么躯体感觉障碍有哪些临床症状呢?下面为您详细的介绍。
1.末梢型肢体远端对称性完全性感觉缺失呈手套袜子形分布伴相应区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多发性神经病。
2.周围神经型可表现某一周围神经支配区感觉障碍如尺神经损伤累及前臂尺侧及45指。如一肢体多数周围神经各种感觉障碍为神经干或神经丛损伤。如三叉神经第三(下颌)支受损下颌(下颌角除外)、舌前2/3、口腔底、下部牙齿和牙龈外耳道及鼓膜等皮肤黏膜感觉障碍伴咀嚼肌瘫痪,张口下颌偏向患侧(运动支与下颌支伴行)。
3.节段型
(1)后根型:单侧节段性完全性感觉障碍如髓外肿瘤压迫脊神经根可伴后根放射性疼痛(根性痛)
(2)后角型:单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见于一侧后角病变如脊髓空洞症。
(3)前连合型:双侧对称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见于脊髓中央部病变如髓内肿瘤早期脊髓空洞症等。
4.传导束型
(1)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syndrome):病变平面以下对侧痛温觉缺失同侧深感觉缺失,如髓外肿瘤早期脊髓外伤
(2)脊髓横贯性损害健康搜索:病变平面以下完全性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如急性脊髓炎脊髓压迫症后期
5.交叉型同侧面部对侧躯体痛温觉减退或缺失,如延髓背外侧(Wallenberg)综合征病变累及三叉神经脊束脊束核及交叉的脊髓丘脑侧束。
6.偏身型对侧偏身(包括面部)感觉减退或缺失见于脑桥中脑丘脑及内囊等处病变,侧脑桥或中脑病变可出现受损平面同侧脑神经下运动神经元瘫;丘脑病变深感觉障碍较重远端较重,常伴自发性疼痛和感觉过度,止痛药无效,抗癫痫药可能缓解;内囊受损可引起三偏。
7.单肢型对侧上肢或下肢感觉缺失可伴复合感觉障碍,为大脑皮质感觉区病变皮质感觉区刺激性病灶可引起对侧局灶性感觉性癫痫发作。
3.感觉障碍分类根据病变性质,感觉障碍可分为两类[1]
(1)刺激性症状:感觉径路刺激性病变可引起感觉过敏(量变),也可引起感觉障碍如感觉倒错、感觉过度、感觉异常及疼痛等(质变)。
①感觉过敏(hyperesthesia):指轻微刺激引起强烈感觉如较强的疼痛感。
②感觉倒错(paraesthesia):指非疼痛性刺激引发疼痛。
③感觉过度(hyperlpathia):感觉刺激阈增高不立即产生疼痛(潜伏期),达到阈值时可产生一种定位不明确的强烈不适感持续一段时间才消失(后作用);见于丘脑和周围神经损害。
④感觉异常(paresthesia):在无外界刺激情况下出现异常自发性感觉,如烧灼感麻木感肿胀感、沉重感痒感、蚁走感针刺感电击感、束带感和冷热感等
⑤刺激性症状的疼痛特点分为:
A.局部性疼痛(localpain)如神经炎所致局部神经痛。
B.放射性疼痛(radiatingpain):如神经干、神经根及中枢神经系统刺激性病变时疼痛由局部扩展到受累感觉神经支配区,如肿瘤或椎间盘突出压迫脊神经根,脊髓空洞症引起痛性麻木等。
C.扩散性疼痛(spreadingpain):疼痛由一个神经分支扩散到另一分支如手指远端挫伤可扩散至整个上肢疼痛
D.牵涉性疼痛(referredpain):由于内脏与皮肤传入纤维都汇聚到脊髓后角神经元,内脏病变疼痛可扩散到相应体表节段如心绞痛引起左侧胸及上肢内侧痛,胆囊病变引起右肩痛。
(2)抑制性症状:感觉径路破坏性病变引起感觉减退或缺失。
①完全性感觉缺失:同鵻一部位各种感觉均缺失。
②分离性感觉障碍:同一部位痛温觉缺失,触觉(及深感觉)保存。
关于躯体感觉障碍的症状就介绍到这里了,相信大家对疾病也有一定的认识。我们了解了疾病的症状后,就能自己判断疾病,这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很大的帮助。治疗的方法有多种,得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来制定方案。请不要盲目的相信迷信或是祖传偏方,这会使疾病更加的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