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内酯片的作用及吃法有哪些

2023-01-03 16:21:16

陈向东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螺内酯片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科疾病的利尿药,具有很好的利尿降压效果。通常服用螺内酯片一个疗程后即可看到利尿降压的效果。那么,螺内酯片的作用及吃法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螺内酯片的作用:

螺内酯片是醛固酮拮抗剂,作用于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属排钠保钾利尿剂,具有利尿、降压作用。

螺内酯临床常用于肝硬化腹水、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常见不良反应有高血钾,尤其在肾功能不全、联用大剂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时,高血钾发生率明显增高,用药期间必须密切监测血钾和心电图。

螺内酯片应用可阻断醛固酮的作用,可显著降低由于心力衰竭的总病死率和住院时问。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机制除了最初的利尿作用外,还具有降低心肌胶原蛋白合成,抑制心肌纤维化,纠正低血镁,改善神经内分泌的作用。

螺内酯片可竞争性地与胞浆中的醛固酮受体结合,拮抗醛固酮的排钾保钠作用,促进na+和水的排出,减少k+的分泌。由于此药仅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肾小管其他段无作用,故利尿作用较弱,其利尿作用与体内醛固酮水平有关。高血压病血管重塑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长以及细胞外基质的成分,如i、iii型胶原重排和合成增加有关。

螺内酯片的吃法:

螺内酯片作为治疗水肿性疾病、高血压、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低钾血症的预防等方面有不错的效果,专家指出,如果空腹服用螺内酯片,有可能会对胃产生刺激作用,不利于药物的吸收,建议饭后服用对疾病的治疗最好。螺内酯片的用法用量在成年人和小孩中有一定的区别,体现在:

1、成人

①治疗水肿性疾病,每日40~120mg,分2~4次服用,至少连服5日。以后酌情调整剂量。

②治疗高血压,开始每日40~80mg,分次服用,至少2周,以后酌情调整剂量,不宜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以免增加发生高钾血症的机会。

③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手术前患者每日用量100~400mg,分2~4次服用。不宜手术的患者,则选用较小剂量维持。

④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长期试验,每日400mg,分2~4次,连续3~4周。短期试验,每日400mg,分2~4次服用,连续4日。老年人对本药较敏感,开始用量宜偏小。

2、小儿,治疗水肿性疾病,开始每日按体重1~3mg/kg或按体表面积30~90mg/m2,单次或分2~4次服用,连服5日后酌情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为每日3~9mg/kg或90~270mg/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