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如何分型

2021-06-05 15:41:45

李胜利 副主任医师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睡眠呼吸疾病。患者在睡眠的过程中,呼吸的气流强度大幅度下降,并伴有口鼻呼吸气流完全停止10秒钟以上的现象。临床表现有不规律打鼾,鼾声音量大,时断时续。患者常被憋醒,睡眠期间多动不安,翻身频繁。日间乏力,极度嗜睡。反复的呼吸暂停会导致机体间歇性缺氧,诱发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甚至出现夜间猝死。临床上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分为三型:

一、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

患者由于患有急慢性鼻炎、腺样体肥大等鼻咽部疾病。在睡眠时,上呼吸道软组织和肌肉会出现坍塌或者闭塞,导致口鼻腔呼吸气流停止,但腹部仍有呼吸动作。有研究表明,口腔科疾病(如舌体肥大、颌下脓肿)以及病理性肥胖也是导致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的重要原因。患者应注意饮食,适当运动。

二、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

患者的下丘脑或延髓等存在潜在病变,呼吸中枢功能不足。长期的低血氧环境导致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刺激的敏感性下降。在睡眠时,呼吸中枢对呼吸肌的刺激停止,口鼻腔呼吸气流和腹部呼吸动作同时停止。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有睡前大量吸烟、饮酒的不良习惯或者服用了安眠药会加重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的症状,呼吸暂停时间一般会有所延长。

三、混合型睡眠呼吸暂停

患者在睡眠过程中,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和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并存,睡眠中以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开始,继之表现为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混合型睡眠呼吸暂停危害更大,更容易造成人体多器官、多系统的损害,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病是一个渐进过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的人群,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睡眠障碍,容易导致人体的生理紊乱。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现自己睡眠期间多汗、打鼾、翻身频繁和遗尿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临床检查。患者平常应调整饮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合理管理自身体重。睡觉前不要饮酒,采取侧卧睡眠姿势,以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