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治疗方案

2013-05-02 11:28:19

张金凤 主治医师 赣州市中医院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容易肌肉萎缩,甚至造成残废的后果。因此,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避免悲剧发生。那么,特发性炎症性肌病有哪些治疗方法呢?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是一组病因不甚明确的炎症性横纹肌病,其特点是髋周、肩周、颈、咽部肌群进行性无力。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病因

1、遗传

50%白人患者为HLA-DR 表现型,抗JO-l抗体阳性与HLA- DR 、B相关;包涵体肌炎患者的HLA-DR 频率比正常人高两倍。

2、病毒

30%PM光患者有抗Jo—1抗体。此抗体抑制氨酸trNA合成酶的活性。此酶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与小RNA病毒外壳抗原的序列相似,而小RNA病毒能招致小鼠肌炎,因此设想小RNA病毒感染,通过分子茉模拟机制,诱发人类肌炎,部分DM病人血中抗克萨奇病毒抗体的滴度升高,使人怀疑该病毒是治病原因之一。

3、免疫异常

本组肌病常可检测到高水平的自身抗体,如肌炎特异性抗体,其中抗J0-1抗体最常见;PM/DM常伴发其他自身免疫病,如桥本甲状腺炎、突眼性甲状腺肿、重症肌无力、1型糖尿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病等。[1]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治疗方案

病情为进行性,很少自动缓解。首选药为肾上腺激素,有效氯60%-70%。5年后生存率约80.4%,影响的因素除病情本身,最重要是延误治疗造成的严重肌无力,出现呼吸衰竭,及不可逆性肌萎缩。

泼尼松量开始宜大,1-1.5mg/kg.d,根据肌症状好转,酶谱变化,调整激素用量,用药3周至3个月应见效。一般需服药时间较长,如1-2年。重型病例,激素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为减少激素用量和副作用,可并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环磷酰胺。

刀不磨容易生锈,人不锻炼容易得病。大脑不思考容易变迟钝,手脚不运运动,肌肉也容易萎缩。大家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减少各种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发生。同时运动要适量,运动过程中注意啊安全,避免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