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阳性会得癌

2017-09-17 20:56:11

付伟 副主任护师 枣庄市胸科医院

近年来这一叫“幽门螺杆菌(简称HP)”的细菌越来越受到大众和临床医生的重视,HP是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恶性肿瘤的主要致病因子。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新发生胃癌约95.2万,死亡72.3万。我国胃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别约占全球总数的42.6%和45%。2015年我国肿瘤登记中心(NCCR)资料显示,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而一看到HP检查结果显示“阳性”大家就慌了——完了,我是不是得胃癌了!

幽门螺杆菌寄生于胃粘膜粘液层,属革兰氏阴性杆菌,外观呈螺旋形。以往人们普遍认为不规律的饮食习惯或压力是产生胃炎或胃溃疡的原因。然而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 和Marshall 在人的胃黏膜组织中发现了幽门螺杆菌,随后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是胃肿瘤(包括胃癌、胃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关系密切。2005年 Warren 和 Marshall 因“发现幽门螺杆菌及其在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中的作用”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或医学奖。

据目前研究来说,HP阳性和胃癌之间的确有密切关系。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与胃癌发病率呈正相关。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属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幽门螺杆菌列为人类胃癌的第I类致癌原。及早根治HP感染,能有效避免胃癌的发生。但是,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并不意味着将来一定会得胃癌,幽门螺杆菌阳性仅仅是胃癌发病的必要条件,遗传因素、环境等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我们没有办法干预”,其中唯一能改变的是HP的感染,如果能够早期根除该细菌基本可以100%预防肠型胃癌,尤其是在胃部还没有改变的早期,如症状比较轻的浅表性胃炎,治疗效果就特别好,如果胃部已经发生了萎缩或者肠化生时,预防效果就要差一些。

并非人人都需要治疗HP感染,两类人无需刻意治疗

中国HP感染者占据总人口的40%—60%,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绝大多数人尽管胃内终身携带HP,临床上却一直没有症状,所以仅凭症状是无法判断有无感染的。

原则上来说在儿童的治疗方面医生们比较慎重,除非有消化性溃疡等情况建议根治;另外老人因基础疾病多,免疫状态低下,药物不良反应风险增加,所以老人是否需要根除HP一定要权衡利弊后才能决定;但是对于成年人来说,只要检查出感染,我们的建议是不管有没有症状,查到一例根治一例!

胃癌用药方案
注射用硫酸长春新碱
注射用硫酸长春新碱主要是用于胃癌患者的化疗药物,一般效果很好,可以增加...
争光霉素
争光霉素一般对于各种癌症患者用药效果很好的,一般肌肉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