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蛋白酶原1偏低是胃癌 揭秘胃癌的诊断方法

2023-01-02 00:57:36

咸国哲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胃蛋白酶原I(PG I)来源于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黏液细胞,血清PG I反映胃黏膜腺体和细胞的数量,也间接反映胃黏膜不同部位的分泌功能。当胃黏膜发生病理变化时,血清PG I含量也随之改变,而很多人在检查时发现指数偏低,那么胃蛋白酶原1偏低是胃癌?

胃蛋白酶原1偏低是胃癌吗

胃蛋白酶原的指标,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不是胃癌的指标,主要反映的是胃黏膜萎缩或受损的指标。如果检查结果只是胃蛋白酶原1偏低,胃癌的风险虽然较低,但还需多加注意复查。

胃蛋白酶原(PG)的检测指标能反映胃黏膜的功能状态,PGI主要反应的是胃底和胃体的黏膜状态,你的检测结果表明,你的胃底腺黏膜轻度或中度受损,引起的原因很多,例如饮食、药物、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胃癌的早期诊断方法:

症状早期表现为上腹不适,约为80%患者有此表现,将近50%胃癌患者有明显食欲减退或食欲不振。晚期可出现乏力,腰背疼及梗阻后出现恶心、呕吐、进食困难。肿瘤表面溃疡时出现呕血、黑便。

体征早期无特殊体征,晚期可见上腹肿块,直肠指诊可及肿块,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同时贫血、消瘦、腹水等恶液质表现。这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一种胃癌早期诊断标准。

实验室检查早期可疑胃癌,游离胃酸低度或缺,如红血球压积、血红蛋白、红细胞下降,大便潜血(+)。血红蛋白总数低,白/球倒置等。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化验异常。

X线表现气钡双重造影可清楚显示胃轮廓、蠕动情况、粘膜形态、排空时间,有无充盈缺损、龛影等。检查准确率近80%。

纤维内窥镜检查是诊断胃癌最直接准确有效的诊断方法。

脱落细胞学检查有的学者主张临床和x线检查可疑胃癌时行此检查。

B超可了解周围实质性脏器有无转移。

CT检查了解胃肿瘤侵犯情况,与周围脏器关系,有无切除可能。

免疫学CEA、FSA、GCA、YM球蛋白等检查。

胃癌用药方案
注射用硫酸长春新碱
注射用硫酸长春新碱主要是用于胃癌患者的化疗药物,一般效果很好,可以增加...
争光霉素
争光霉素一般对于各种癌症患者用药效果很好的,一般肌肉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