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7 11:11:45
泮托拉唑是在奥美拉唑的基本结构基础上,经过化学改构修饰,更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制酸药物,泮托拉唑在吡啶环4位上去甲基,其与质子泵结合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在分子水平上比奥美拉唑、兰索拉唑作用更准确,对于抑制胃酸效果更好,作用更强,且持续时间更久。
泮托拉唑在弱酸条件下比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更为稳定,其特点是在代谢过程中不易与细胞色素P450作用而氧化失效,生物利用度较之奥美拉唑提高7倍。
泮托拉唑在强酸作用下会很快被激活而发挥作用,因此,比起奥美拉唑,泮托拉唑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几率更小,安全性更高。
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的相同点
这两个药物都属于质子泵抑制剂(PPI)型制酸药,其作用机理都是通过抑制胃酸产生的最后环节的酶,从而达到抑制胃酸分泌的效果,该类产品抑制胃酸分泌效果明确,并且呈剂量依赖性,在一定范围内,即随着剂量的调整,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
该类药物通常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综合征的治疗等,同时也在临床上常被用于抗幽门螺旋杆菌的联合用药治疗。
在抑制胃酸服用时,建议按相关疾病情况,按疗程遵医嘱服用,不建议长期服用该类药物,长期服用该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有:影响钙吸收、可致骨质疏松;维生素B12和维C的吸收也会减少,身体的免疫力会受到影响;便秘、口干也是常见的副反应。另外,还有报道称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可引发萎缩性胃炎。
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的区别
奥美拉唑是由阿斯利康公司1988年研发上市的第一代PPI药物,也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药物之一;泮托拉唑德国百克顿有限公司(BydGulden)首先研制,于1994年在南非首次上市,至今已在美国、中国、英国、德国等二十多个国家获准上市,,是继奥美拉唑,兰索拉唑之后全球第三个质子泵抑制剂,属于第三代的PPI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