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瘤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2014-05-26 22:36:52

曾宪付 主任医师 随州市中医医院

血管内皮瘤这种疾病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非常陌生的,此病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临床医学上都是比较少见的,而且此病具有严重的危害性,是一种恶性的肿瘤类疾病,对此我们需要多加防范,千万不要忽视此病的危害性。此病虽然少见,但我们还是要做好积极的预防措施,以避免此病的发生。

1、血管内皮瘤 - 病因

与其他肿瘤一样,无确切的病因。

肿瘤呈暗红色,无明显包膜,质地韧,血管丰富。镜下可见其特征表现为许多不规则相互吻合的血管腔。常衬以单层或多层不典型的幼稚细胞,并伴有低底分化或间变的组织团块。内皮细胞可为芽状,使肿瘤呈乳突状。大量增生的毛细血管,有彼此吻合倾向。

2、血管内皮瘤 - 诊断

好发部位为头面部皮肤、乳房、大腿深部肌肉,其次为腹膜后、躯干及四肢皮肤。本瘤恶性程度较高,常在早期即可经血循环转移至肝、肺、骨,经淋巴可转移至引流区淋巴结。

3、血管内皮瘤 - 检查

1.肉眼所见:皮肤的血管肉瘤常位于真皮内,呈圆形或卵圆形的紫红色结节,平均3cm大小,有时肿瘤周围可见卫星小瘤结,侵及表皮时可形成溃疡伴有出血。发生于深部肌肉者,瘤体更大。肿瘤边界不清,无包膜,呈浸润性生长,切面大部肿瘤兼有灰白色的补发灶及含血的海绵样区。

2.镜下所见:瘤细胞形态呈梭形、卵圆形,瘤细胞围成不规则的、相互吻合的、裂隙状或分支状血管腔,除少数生长迅速的瘤细胞可突破基底膜外,瘤细胞均位于膜内,为本瘤的特征性图像。

3.X线检查:往往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溶骨性改变,可局限于骨松质、骨髓腔,也可为松质骨及皮质骨同时受累。破坏区呈单个或多个适亮区,呈现虫蚀状、斑片状,边界不清。无反应性新骨增生,少见骨膜反应。在高度恶性者,肿瘤内无骨小梁,边缘不清,皮质骨可被穿透,侵及周围软组织。

4、血管内皮瘤 - 疾病混淆

组织学上有的粘液型脂肪肉瘤血管丰富,有新生的血管需与血管肉瘤鉴别诊断,但脂肪肉瘤中可见到脂肪母细胞。

5、血管内皮瘤 - 并发症

本病恶性程度高,常较早发生肺转移。

6、血管内皮瘤 - 治疗

一般多采用放射治疗,对早期低度恶性者效果好。手术治疗适用于脊髓压迫明显需减压者,以及病灶位于脊椎骨附件易于切除者。术后仍应辅以放疗。

本病恶性程度高,常较早发生肺转移,一般预后不佳。少数病变发生缓慢,术后可存活数年。

7、血管内皮瘤 - 预防

本病无特殊预防措施,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为了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能够有效的应对这种少见的血管内皮瘤疾病,现在我们一定要对此病做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从上面的文章介绍中,我们可以清晰的认识到此病的相关信息,更加准确及时的认识到此病的严重性,为我们制定防治措施奠定了丰富的知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