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2024-06-13 11:25:03

高福生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一)治疗

肝性脑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需采用综合措施。治疗要点为祛除诱因,降低血氨,保肝和支持疗法。

1.消除诱因 消除和控制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如防止和及时处理消化道出血;预防和控制感染;发热;改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限制高蛋白饮食;禁饮酒和慎用麻醉药、镇静、安眠药等。

2.清除对大脑有害物质是重要的抢救措施。主要降低血氨,有助于病人的意识恢复和精神症状的改善。常用谷氨酸盐(23~46g/d)。钠盐与钾盐之比为3∶1,静脉点滴。也可选用精氨酸(10~20g)或醋谷胺(乙酰谷氨酰胺)(1g)等;亦可用左旋多巴以取代脑内假性神经介质,开始试用0.5g,以观察有无副作用,然后每天2.5~5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鼻饲或灌肠。但需注意左旋多巴可能对肝细胞有损害作用。控制氨的产生还可采用巴龙霉素,服用半乳糖、果糖可改变肠道pH值,减少氨的吸收。其他尚可用换血方法、全身灌流疗法、异体肝与肝性昏迷患者进行体外肝脏灌流等。同时,还要排除肠道积血和积食,以抑制肠道细菌的繁殖,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酸化肠道和降低血氨等。

3.精神障碍的处理 由于肝功能损坏,对镇静、安眠药物的耐受性减低,所以在控制兴奋、幻觉、抑郁和各种意识障碍时,应慎用或禁用催眠药、麻醉药、镇静药和抗精神病药。这些药不仅对肝脏有害,而且使网状结构水平降低,更可促使意识障碍的发生、发展和加重,甚至诱发昏迷死亡。如必须要用时,应注意选择药种和剂量。对兴奋躁动者可肌注苯二氮卓类药如地西泮(安定)、奋乃静及副醛等。禁用或慎用氯丙嗪等抗精神病药。

4.治疗并发症 如继发感染、出血、脑水肿等。

5.促进细胞代谢 可用辅酶A或三磷腺苷(ATP)、细胞色素C、谷氨酸等。

(二)预后

诱因明确且容易消除者(例如出血、缺钾等)的预后较好。肝功能较好,分流手术后由于进食高蛋白而引起门体分流性脑病者预后较好。有腹水、黄疸、出血倾向的患者提示肝功能很差,其预后也差。暴发性肝功能衰竭伴发的肝性脑病预后最差。肝性脑病的意识障碍一般是逐步加深,多数病例经8~12天陷入昏迷,持续时间最短10h左右,最长10h。病死率:急性肝性脑病为80%左右;慢性肝性脑病约30%~50%。

消化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健康指南
消化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应该如何预防
  消化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是由于消化系统的病变而引发的精神方面的疾病,精神方面的疾病发作起来是很...
消化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治疗方法是什么
  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精神方面的疾病,这些疾病通常是通过药物来维持,消化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的患者...
消化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有哪些表现
  患上疾病之后人们就会变得抑郁,消化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患者经常会感到没有精神,现在很多的疾病都...
消化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消化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多个层面的因素。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发病机制:  ...
消化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在我们身边发生最多的就是精神方面的疾病,这些疾病大多与神经系统有关,我们头一次听说和消化系统有关...
消化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肝性脑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需采用综合措施。治疗要点为祛除诱因,降低血氨,保肝和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