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2013-03-24 21:23:25

李进廷 副主任医师 农安县中医院

(一)发病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关于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的病因有如下几种学说。

1.胚胎发育异常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胃壁环肌最早发生,始于食管下端,逐渐向胃底和胃大弯部位发展,在胚胎第9周时出现斜肌,最后形成纵肌。如果在某一阶段出现发育障碍就会导致胃壁肌层缺损。

2.胃壁局部缺血 在围产期呼吸障碍、低体温和低氧血症时,婴儿体内可出现代偿性血液重新分布,使大脑和心脏等重要器官血液供应增加,而胃和肠的血液供应明显减少,使胃肠道发生缺血坏死。

3.胃内压增高是促使穿孔的主要因素 新生儿的黏膜下层组织脆弱,弹力纤维欠发达,极易出现胃扩张。如果患儿胃内容物通过延迟,哺乳、吸吮和哭闹时吞下空气,均可使胃内压上升,出现胃扩张,最后导致胃壁肌层缺损处破裂。

(二)发病机制

主要病理变化为胃壁肌层缺损,最常见部位为胃大弯,依次为胃前壁、贲门、底部、小弯、后壁、幽门。缺损范围大小不等。缺损处仅有黏膜、黏膜下层及浆膜层。生后任何使胃内压增加的因素,例如:吞咽空气、进奶或哭闹、呕吐、洗胃、面罩加压给氧等均可使胃内压力突然增加,病变部位向外突出,呈憩室样。压力若不断增高,则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肌层缺损的胃壁坏死穿孔。穿孔处边缘不规则,呈黑黄色坏死。穿孔附近黏膜、肌层和血管均有异常。穿孔边缘肌层逐渐变薄,至穿孔处肌层中断、缺如。近孔处的黏膜变薄,黏膜下层菲薄,胃腺发育不良。黏膜和黏膜下组织中的大小血管壁发育异常,为单层细胞,血管充血、扩张、出血。无炎性改变。穿孔大小不一,并可呈多发性。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健康指南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诊断明确,立即做好术前准备。禁食、胃管排气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休克、抗感染...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应该如何预防?
  作好孕期保健,防止早产,宫内缺氧;防止围产期呼吸障碍,防止低体温和低氧血症的发生;积极治疗各种围...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胃穿孔、腹膜炎、肠麻痹、水电解质紊乱、休克。...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新生儿期其他原因所致胃穿孔 溃疡、机械性损伤、肠梗阻等所致的穿孔。   2.胎粪性腹膜炎 患...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应该做哪些检查?
  外周血象感染时外周血象白细胞明显增高;血生化应查血钠、钾、氯、钙和血pH值;出现腹膜炎时,腹腔穿...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在穿孔发生前不易诊断,患儿生后一般情况好,无明显前驱症状,有正常排胎便史。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