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8 16:41:44
窦性心动过速是指成年人由窦房结所控制的心律其频率超过正常窦性心律的上限100次每分钟称为窦性心动过速。患者一般无明显不适感,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动过速其发生常与交感神经兴奋及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有关。窦性心动过速的原因是什么呢?怎么治疗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原因
1。生理因素
影响心率的因素很多,如正常人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餐、饮浓茶、咖啡;吸烟、饮酒等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体位改变如立位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也加快;卧位时心率则减慢。生理因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常为一过性,持续时间较短。
2。病理因素
(1)心力衰竭:尤其在心力衰竭的早期,心率常增快。
(2)甲状腺功能亢进:大多数甲亢患者有窦性心动过速,心率一般在100~120次/分钟,严重者心率可达到120~140次/分钟。
(3)急性心肌梗死:在急性心肌梗死病程中,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可达到30%~40%。
(4)休克: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在轻度休克时心率可达到100次/分钟以上;重度休克时心率更快,可大于120次/分钟。
(5)急性心肌炎:多数患者可出现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的窦性心动过速。
(6)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均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
(7)其他:贫血、发热、感染、缺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脏手术后等,均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
(8)药物:如肾上腺素类、阿托品类也能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二、治疗
1。治疗原则
(1)消除诱因,治疗原发病。
(2)对症处理。
2。用药原则
(1)由生理或心外因素所致者,大多不需特殊治疗。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应主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辅以对症治疗。由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应用洋地黄制剂、利尿药和血管扩张药等。窦性心动过速的纠正,常作为左心衰竭控制的指标之一。
(2)非心力衰竭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所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应用洋地黄不能使心率减慢。注意:洋地黄过量也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以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增高为主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可选用β受体阻滞药、镇静药等。
(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在无明确的心功能不全时,窦性心率持续>110次/分钟时,为减慢心率,可临时试用小剂量β受体阻滞药如口服阿替洛尔或钙拮抗药如口服硫氮卓酮,需要时可8~12小时服1次。继发于左心衰竭的窦性心动过速,应主要处理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