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休克临床分期都有什么呢

2015-01-30 08:48:37

侯争飞 主治医师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心源性休克这种疾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其实也是一种生活之中不常见的疾病,其实这种疾病还是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症状的,建议大家还是可以了解一下症状都有什么,下面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心源性休克临床分期都有什么呢?

(1)、休克早期:由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儿茶酚胺大量分泌入血,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患者常表现为烦躁不安、恐惧和精神紧张,但神志清醒,面色或皮肤稍苍白或轻度发绀,肢端湿冷,大汗,心率增快,可有恶心、呕吐,血压尚正常甚至可轻度增高或稍低,但脉压变小,尿量稍减。

(2)、克中期:休克早期若不能及时纠正,则休克症状进一步加重,患者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意识模糊或欠清,全身软弱无力,脉搏细速无力或未能扪及,心率常超过120次/min,收缩压<80mmHg(10、64kPa),甚至测不出,脉压<20mmHg(2、67kPa),面色苍白、发绀,皮肤湿冷、发绀或出现大理石样改变,尿量更少(<17ml/h)或无尿。

(3)、休克晚期:可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症状。前者可引起皮肤、黏膜和内脏广泛出血;后者可表现为急性肾、肝和脑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的相应症状。如急性肾功能衰竭可表现为少尿或尿闭,血中尿素氮、肌酐进行性增高,产生尿毒症、代谢性酸中毒等症状,尿比重固定,可出现蛋白尿和管型等。肺功能衰竭可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发绀,吸氧不能缓解症状,呼吸浅速而不规则,双肺底可闻及细啰音和呼吸音降低,产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之征象。脑功能障碍和衰竭可引起昏迷、抽搐、肢体瘫痪、病理性神经反射、瞳孔大小不等、脑水肿和呼吸抑制等征象。肝功能衰竭可引起黄疸、肝功能损害和出血倾向,甚至昏迷。

总之,上述主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心源性休克临床分期,其实主要就可以分为早、中、晚三期,其中在不同的时期出现的症状都是有所不同的,其实不管是什么时期的,都需要在患上之后重视起来,及时的就医进行治疗。